心衰變嚴重的幾大預警提示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8-10-31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心力衰竭簡稱心衰,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和乏力(活動耐量受限),以及液體潴留(肺淤血和外周水腫)。它不是一個獨立疾病,而是多種心血管疾病發展的嚴重和終末階段。我們在門診中發現,很多患者在心衰急性發作早期都忽略了相關癥狀,以致到醫院時,病情已明顯加重或惡化,需要住院甚至搶救治療了。
目前,我國最常見導致心衰的病因是冠心病,其次為高血壓。此外,心臟瓣膜病、糖尿病、各種心肌病、先天性心臟病等也是心衰的常見病因。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心衰急性期患者在病情得到控制后,心功能損害其實并未完全恢復,出院后仍需隨時保持警惕,正確認識心衰穩定和可能加重的征象。
一般情況下,心衰癥狀得到良好控制的表現是:精神狀態無太大改變、無呼吸短促感、無心前區不適、無水腫或進行性加重的水腫(包括腳、踝、小腿和腹部)、無異常體重增加。
若出現以下情況,需要警惕心衰再發加重:體重增加大于2天2公斤,或大于每周2.5公斤;食欲減退、惡心腹脹超過2天;腳、踝、小腿或腹部進行性水腫;新發輕度頭痛或頭暈癥狀;坐立不安,煩躁心慌;平躺時呼吸困難;坐立或墊高枕頭才容易入睡;出現疲乏無力;咳嗽咳痰,尿量減少。此時,建議盡早就醫調整藥物,一般能讓患者病情穩定甚至逆轉。
出現以下情況則提示病情惡化:呼吸困難,需用力呼吸;靜坐時氣短不能緩解;咯血;心率增快,休息狀態下心率不下降;靜息或藥物作用下胸痛持續存在;意識不清晰,不能清楚思考問題。此時需要及時處理或急診。
有基礎心臟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病、糖尿病或者擴心病等的患者及家屬,需要特別關注并監測上述臨床征象,從而做到正確及時地管理和調整用藥,減少或防治患者慢性心衰急性發作,改善癥狀,降低再住院率,提高生活質量。(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心內科副主任、教授 余再新 副主任醫師 查麗黃)
有關【心衰】的相關文章和視頻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最新文章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