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眼皮跳 當心面肌痙攣

中老年女性較多見
最近幾年,50多歲的劉姨時常出現左眼皮跳的情況,但她沒有太在意。隨著時間推移,她從只是左眼皮跳,慢慢擴散到整個左側臉部肌肉也開始一起抽動,有時甚至連眼睛都無法正常睜開。到醫院檢查后才知道,這是典型的原發性面肌痙攣。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李蒙燕介紹,面肌痙攣又稱面肌抽搐、偏側面肌痙攣,表現為一側面部肌肉發作性、節律性的不自主抽動。這種病在女性中比較多見,而且多數都在中年之后開始發病。
該病屬于進展性疾病
面肌痙攣這個病非常“狡猾”,一開始起病時,多數只是眼瞼間歇性輕微跳動,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眼皮跳”。由于這個病的病程呈周期性,過一段時間會好很多,讓不少人抱著和劉姨一樣的心態,認為只是小問題,不用治療也能逐漸減輕、自愈。
但其實,面積痙攣屬于進展性疾病,隨著時間推移、年齡增長,疾病可能會逐漸加重。臨床調查發現,高達八九成的面肌痙攣都是因為面神經遭到顱內迂曲血管搏動性壓迫所致。人上了年紀后容易出現血管硬化,從而就會加重病情。逐漸地,病情影響范圍會從眼皮擴散到同一側面部的其他肌肉,最容易出現在嘴角部位,表現為閉眼、嘴角歪斜,給患者的社會交往造成尷尬,甚至因為睜眼困難而造成視覺障礙,嚴重的甚至還會波及頸部。因此李蒙燕提醒,對于面肌痙攣發作幾年不見痊愈的病人,應該采取積極的治療措施,以防更嚴重的后果出現。
發作和情緒緊張勞累有關
李蒙燕提醒,其實,面肌痙攣與情緒有一定關系,情緒一緊張、激動的時候,患者面部肌肉往往就抽動得更厲害,情緒放松情況相對好很多。另外,勞累、精神因素等也可能會導致癥狀加重。面肌痙攣的患者首先要注意保持心境平和,注意休息。
說到面肌痙攣的治療方法,李蒙燕表示,目前藥物治療存在起效慢、有效率不高(約40%)、療程越長效果越差等問題。而根治的辦法只有一種——神經血管減壓術,這是一種開顱手術,而且存在20%左右的復發率。目前臨床上有一種A型肉毒毒素注射的治療方法,通過向靶肌肉直接注射肉毒毒素,阻滯局部神經末梢,消除肌肉痙攣。這種治療方法屬于微創注射,注射過程大約10分鐘左右,不影響正常工作生活,3~7天起效,有效率達90%,不良反應輕微。但不足之處在于,藥效只能維持3~6個月,必要時每3到6個月就需要重復注射治療。
藥物反復注射是否會造成面癱、抗藥性呢?李蒙燕解釋,患者前來就診后,她會在詳細檢查后對注射的肌肉進行定位,并進行劑量上的計算,以確保做到精準。但注射后的確會造成靶肌看上去有些僵硬,為了看上去“更美觀”,她也會在臉部另一側對應的部位注射相對少量的藥物。她表示,無需對抗藥性有過多擔心,她診治的病人中有的已經注射了十幾年,效果依然很好。(全媒體記者伍仞 通訊員魏星)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