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老總胖得沒脖子竟是甲狀腺癌

一開始,張先生以為自己只是應酬太多變胖了,但后來出現喉嚨沙啞,吞咽困難的情況,到醫院一看竟是甲狀腺癌晚期(T4N1Mx)。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甲狀腺外科主任王平告訴錢江晚報記者,很多人覺得甲狀腺結節良性居多就不加以重視,但其實甲狀腺癌晚期患者并不少見,科室幾乎每周都會接診類似的患者,最近更是有好幾個年輕的病人,“因為發現得太晚耽誤了治療,實在令人惋惜。”
張先生是浙江某企業的老總,員工們每年都有例行體檢,他自己卻一直疏于檢查。五年前,他發現頸部出現結節,但聽說甲狀腺結節90%以上都是良性,極少才會發展成惡性,就沒有聽醫囑每年做一次B超檢查。
王平醫生說,等到張先生來浙醫二院就診的時候,脖子已經變得很粗了,但他自己說,“我脖子從小到大都很粗,所以沒有當回事,以為自己最近又胖了。”
近期,張先生接受了雙側甲狀腺擴大根治術。由于他兩邊的喉返神經都已經被腫瘤侵犯,醫生只能將氣管切開來維持正常的呼吸功能,住院期間還經歷了切口感染。
現在,張先生雖然已經出院,但甲狀腺癌晚期的治療和早期相比還是差很多,預后也大打折扣。
另一個年輕的患者才26歲,是一名正準備結婚的普通白領。平時雖然公司有體檢,但他經常因為工作繁忙推遲甚至不去。
去年,他在脖子上摸到一個小腫塊,當時以為是感冒引起的淋巴結腫大,就沒有放在心上。但最近一個月,腫塊越長越大,脖子粗了一圈,才來到醫院檢查。這個小伙子也是甲狀腺癌晚期(T4N1Mx),頸部廣泛轉移。經過10小時的手術,醫生盡力將可見癌組織都切除了,但未來是否會復發、正常說話功能能否恢復,都很難說。
王平醫生說,隨著診斷技術的提高,現在體檢甲狀腺結節的檢出率很高,美國流行病學的數據是20%~76%。大部分的甲狀腺結節確實是良性的,惡性甲狀腺腫瘤里面又有80%~90%是預后效果比較好的乳頭狀癌,可以長期帶瘤生存。
“但是,哪怕是乳頭狀癌里面,也有部分是高危型的,就像這兩位年輕的患者,病情進展很快,還出現了轉移。雖然這種情況比例不算很高,但還是要引起重視。”
王平醫生建議,體檢查出甲狀腺結節,一定要去綜合醫院的專科復查,由專科醫生來判斷。良性的需要長期隨診觀察,惡性的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尤其對年輕人來說,癌癥進展快速,更推薦積極治療。只要沒有轉移等情況,現在手術方式很多,創面可以從腋下、鎖骨、乳暈等多個部位選擇,也能避免在脖子上留下明顯的傷疤。(記者 張冰清 通訊員 魯青)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