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幽門螺桿菌 并非都要治

醫學指導/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王新穎教授
驗血無法識別是否感染Hp
Hp是幽門螺桿菌的簡稱,早在1982年,兩位澳大利亞科學家沃倫和馬歇爾就成功培養和分離出幽門螺旋桿菌,并認為其可以導致消化性潰瘍和胃癌,但當時并沒有人接受這種觀點。一氣之下,馬歇爾喝下了含有大量Hp的培養液,然后,馬歇爾胃病纏身。直到1994年,美國NIH發表指南承認Hp是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病因之一,并建議采用抗生素治療,這一理論才得到了大多數學者的認可。
1999年,德國人Achtman采用多位點序列分型技術對Hp進行分型,發現早在幾十萬年前Hp就已經存在于非洲祖先的消化道中。2005年,兩位科學家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王新穎介紹,Hp檢測主要分有創性檢測和無創性檢測兩類方法。有創性檢測包括內鏡觀察診斷、快速尿素酶試驗、組織學檢測、細菌培養、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需要通過內鏡取材獲得樣本檢測;無創性檢測則包括13C-或14C-尿素呼氣試驗、Hp糞便抗原試驗、Hp血清抗體檢測。
不過,因血清抗體檢測無法識別現癥感染及既往感染,因此,王新穎指出,臨床上最常用的方法,還是快速尿素酶試驗和13C-尿素呼氣試驗。其中,快速尿素酶試驗因為需要內鏡檢查,因此可以同時觀察胃及十二指腸病變,但有時可能因為胃部病變較重(如萎縮或腸化),Hp無法定植而出現假陰性。13C-尿素呼氣試驗相對準確,但無法觀察到胃部病變情況,不利于除菌指征的判斷。
并不是所有感染者都需要殺菌治療
大家都知道,Hp感染是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及胃癌等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于是很多Hp檢測結果呈陽性的患者開始憂心忡忡。王新穎表示,其實并不是所有Hp陽性的患者都需要殺菌治療。
目前認為需要殺菌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消化性潰瘍或有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的,是一定要清除的; 其他的,比如有消化不良癥狀的、黏膜有萎縮或糜爛的、胃腫瘤術后的、有胃癌家族史(3代以內)、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這一類藥物等人群,如果發現Hp感染是主張要清除的。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患者強烈要求除菌。王新穎稱,在門診,經常碰到有些患者并沒有做胃鏡檢查或胃鏡沒有發現病變、沒有上述家族史等情況,醫生詳細解釋可以不用藥后,他仍然有非常重的精神負擔堅決要清除的,也可以用藥。
兒童是易感人群,一般不需要根除
王新穎指出,對于大多數兒童而言,尤為不需要根除Hp,其原因如下:1.兒童是Hp易感人群,根除后再感染幾率大;2.一些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成人的Hp感染可能是起源于兒童時期,很多人感染后并不會出現不適癥狀,尤其是兒童患者;3.根除Hp需要使用的藥物對兒童毒副作用更大。兒童需要根除Hp的指征更嚴格。
一人感染,未必要全家都檢查
目前有學者認為Hp感染是一種傳染病,主要經過糞-口傳播。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感染Hp,我們需要注意什么呢?
王新穎建議,毛巾等生活用品分開使用、分餐、使用公筷是有效的預防手段,也是良好的衛生習慣。如果一個人發現了Hp感染,是否全家人都需要去做檢查呢?王新穎表示,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不需要全家人去檢查的,尤其是兒童。但如果家人同時伴有消化道癥狀、以前曾經有過上消化道疾病病史、胃癌家族史等情況下,可以考慮做進一步檢查。
關于Hp的治療,以前是主張三聯用藥,現在因為考慮到耐藥等問題,建議用四種藥,療程是10~14天。
王新穎強調,治療時需要注意這幾個問題:
首先,在復查細菌是否殺干凈時,抗生素一定要停藥至少4周,抑酸藥要至少停藥2周,千萬不要一停藥就來檢查,會造成假陰性。
其次,如果一次清除不干凈,建議隔3個月左右再行補救治療,不要馬上又開始。
第三,如果清除了兩次,都沒有清干凈,就建議停藥,或者暫時不管它,或者找醫生分析原因,做藥物敏感性實驗等。
最后,一定記得要聯合用藥,規律用藥,千萬別有一頓、沒一頓,這樣不僅沒有作用,還可能會引起耐藥,細菌更難清除。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