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和風濕有啥區別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9-2-28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山東讀者錢女士問:我的關節腫了,早上起來握拳都很困難。去醫院看,有的醫生說是風濕,有的醫生說是類風濕。這倆病是一回事嗎?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風濕免疫科護師王蕾明解答:風濕是一大類疾病的總稱,包括風濕免疫科常見的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硬化等。類風濕特指一種病,中老年女性多見,主要侵犯部位是關節,臨床上以多個關節慢性、對稱性、周圍性、非化膿性炎癥為主要特征,最終會引起關節破壞,是一類致殘性非常高的疾病。類風濕關節炎的主要臨床表現有:晨僵、關節腫脹、關節痛、關節畸形、關節功能障礙。除此之外,其他臟器也可能受到連累,包括肺、皮膚、血管等。
類風濕關節炎病情的緩解與日常生活有密切關系,90%的患者對氣候變化敏感,陰天、下雨、寒冷和潮濕時,關節腫脹和疼痛均可加重,因此換季時(秋冬之交、春夏之交)尤其要注意防寒和防濕,忌風吹受寒或雨淋受濕。夏季應穿長袖和長褲睡覺,不宜用竹席和竹床;冬季衣服要暖和,同時保證舒適、輕巧和易穿脫。鞋的大小要合適,盡量穿硬底軟幫鞋。居住環境應干燥、安靜、陽光充足、通風良好,切勿住在陰暗潮濕的地方。
在急性期,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應臥床休息,限制受累關節活動,臥床休息以2~3周為宜,癥狀緩解時可下床,適當活動,逐步加強關節功能鍛煉。若長期臥床休息會招致關節僵硬、肌肉萎縮、骨萎縮和骨質脆性增加等危險,但鍛煉應循序漸進,不可過急。
作為一種慢性病,藥物治療類風濕的見效較慢,各人對藥物的反應也不一樣,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藥物調整。有些病人服用一段時間藥物后關節不痛了,就以為根治了,不再吃藥,也不再復診,最終導致復發,重新用藥。這樣反復停藥、復發,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會失去治療的最好時機,故類風濕關節炎病人必須遵醫囑服藥,定期復查。(王蕾明)
有關【類風濕】的相關文章和視頻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最新文章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