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陽須防上火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9-3-13 00:01
【byb.cn 】(來源:)春季有三個月,萬物生發,推陳出新。農歷正月稱孟春(早春),二月稱仲春,三月稱季春(晚春),因其早晚不同,也各有養生飲食重點。
早春,順肝氣。早春正處于冷暖氣流交匯期,天氣忽冷忽熱,變化無常。此時流感、肺炎、哮喘等疾病多發,高血壓患者也易突發中風、心絞痛或心肌梗死。體質虛弱和免疫力低下的人,要預防春寒病的發生,注意調整身體的陰陽平衡。同時要保持情緒穩定,使肝氣順暢,與其他臟腑協調平衡。有目的選擇一些柔肝、養肝、疏肝理氣的中藥,如枸杞子、丹參、山藥、百合、銀耳。這里給大家推薦一款藥膳——枸杞葛根粥。取枸杞子30克、葛根15克、粳米100克熬粥飲用。
仲春,養脾胃。隨著氣候逐漸轉暖,此時陽氣升發,肝氣旺盛,應謹防肝氣克脾,損傷脾胃。所以飲食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適當吃大棗、蜂蜜之類滋養脾胃的食物。這個時期,人們常會出現“春眠不覺曉”的春困現象,因此飲食宜清淡,避免食用過于油膩的食品,提倡飲食多樣化,以便從多種食物中獲得較完備的營養,充沛精力。這里給大家推薦一款藥膳——棗泥山藥餅。取紅棗200克,山藥500克,白糖、面粉、奶粉、豆油、面包糠適量,做成棗泥山藥餅。
晚春,防積熱。此時氣溫基本接近夏季,飲食更應以清淡為主,除適當進食優質蛋白質類食物外,可飲用綠豆湯、酸梅湯和綠茶,以防體內積熱。不宜吃羊肉、狗肉、麻辣火鍋等大辛大熱的食品,以防邪熱化火,引發瘡、癰、癤、腫等疾病。這里給大家推薦一款藥膳——老鴨筍湯。準備老鴨一只、筍尖150克、枸杞少許、食鹽適量,一同煲湯,吃肉喝湯。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最新文章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