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三伏貼”灼傷兒童

“三伏貼”灼傷兒童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9-7-26 00:01

    【byb.cn 】(來源:齊魯晚報)7月12日至13日,江西省兒童醫院用“三伏貼”共治療兒童881人,其中7月12日接受治療的兒童中92人出現瘙癢、灼痛感、水泡等不良反應癥狀。7月17日,江西省衛健委和省中醫藥管理局表示,相關專家已進駐該院正展開調查論證,對不良反應兒童的后續治療和監測工作也在進行。

 

目前,家長們最擔心的是,“三伏貼”到底有沒有毒副作用?對此,當事醫院有必要給公眾一個令人信服的說法。此外,除了后續的健康檢查和祛疤治療外,給孩子們造成的身體傷害,該院也理應進行賠償。

 

每年的三伏天,都是“三伏貼”銷售的旺季。早在2013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就發出通知,明確規定了“三伏貼”的應用范圍:“用于反復發作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也可用于以反復發作、冬季加重為臨床特點,中醫辨證為寒證的其他疾病。”這份通知特別強調嚴禁為追求經濟效益不合理擴大應用范圍及應用人群。

 

但為了逐利,有些醫療機構在宣傳的時候,夸大了“三伏貼”的治療效用,有意無意將其“包裝”成了“包治百病”的靈藥。比如,江西省兒童醫院就曾經在公眾號上發文宣稱“三伏貼”對支氣管哮喘、小兒反復感冒等十四種疾病有效用。許多家長正是看到該文之后才帶著孩子去貼“三伏貼”的。

 

事實上,“三伏貼”所遇到的問題,正是“治未病”行業市場亂象的縮影。“治未病”是中醫上的概念,即“未病先防”。“三伏貼”、艾灸、拔罐等都屬于“治未病”的手段。由于存在監管主體不明確、服務標準模糊、準入門檻過低等問題,這一行業長期處于野蠻生長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公眾不但無法通過中醫來更好“治未病”,還有可能會像江西的這些孩子一樣,遭遇身體上的傷害,而最終毀掉的可能是公眾對中醫的信任。

 

該是為“治未病”行業健康發展做點什么的時候了。對于醫療機構來說,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范。比如,在貼“三伏貼”之前,應仔細檢查就診者的身體情況,判斷其是否適合敷貼。不能為了謀取高額利益,“來了就貼”,“給錢就貼”。

 

要想在這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既需要醫療結構的自覺自律,更離不開監管部門的精準發力。一方面,認真審查醫療機構的資質,提高準入門檻,對醫療機構過度宣傳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另一方面,也要積極宣傳發聲,讓公眾對“三伏貼”等“治未病”手段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不至于被各種雜亂的聲音所誤導和蠱惑。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