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張茅:張悟本事件應引起反思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0-7-9 09:55
【分頁導航】
?
南方日報:新醫改方案中提到,醫藥價格改革要降藥價、提勞務。但不少群眾擔心,一頭降一頭升,最終看病負擔還是重。
?
張茅:現在的醫藥價格有些扭曲,藥價虛高,但醫療勞務價格偏低。一個合格的全科醫生起碼要讀5年大學,3年臨床培訓,從事的又是高知識、高風險的行業,但現在我在調研的醫院看到,掛號費比較低,一個護士護理費一天才7元,不能體現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而且這種扭曲的價格體系,容易誘導醫生靠開藥、開化驗單掙錢,而不是靠醫療技術和服務。
?
南方日報:中央提出3年新增8500億元投入醫改。但有人擔心,中央的錢是下去了,但地方尤其是一些欠發達縣市的配套資金難以到位。
?
張茅:有些地方財政確有困難,但也存在思想認識的問題。今年我國經濟形勢持續向好,前5個月全國財政收入增長30.8%。要把蛋糕切好,更多的資金要用于民生。
?
這涉及官員的政績觀問題。過去我們一些干部忙著抓大項目、把GDP搞上去,而對于醫改這些要花大錢的民生項目,就不太積極。現在中央高度重視醫改工作,情況已經有所改變。最近關于“神木模式”的討論比較熱,我去過神木,它是百強縣,財力較足,人均400元補貼群眾醫療。如果我們的百強縣都這么做,更多的群眾就能得到實惠。
?
剛才,雷于藍副省長告訴我,廣東有個地市領導干部說,我這條路不修,下一任還可以去修;但這個醫院不蓋不行,百姓等著看病啊。當然,路也是可以修的,但能否把有限財力優先投到醫療衛生等民生項目,確實考驗干部的認識水平和執政能力。
?
分頁導航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最新文章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