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食物的四氣五味與養生的關系

在養生的總體原則上,《黃帝內經》強調:“法于陰陽,和于術數”。而食物的四氣五味,與養生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我們先來看第一句話,什么叫“法于陰陽”?法,是指自然界的規律,比如,每天太陽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我們每日就經歷這種從白天到黑夜,從太陽到月亮的過程,這就是天體運行的規律,這也是陰陽變化的過程;再比如,生育期的女子每28天來一次月經,這也是和月亮的運行周期有關,故而叫月經,這種也是規律,也是法。因而,符合規律,符合法的,符合陰陽之道的,事物運行就平穩。不符合的,那一定是出了問題。比如,有的婦女,月經期不是28天,要不提前,要不錯后,這都是陰陽失調的結果,所以叫月經不調。這種不調,必定在身體上表現出來。所以,《黃帝內經》為什么強調養生的總體原則要法于陰陽,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再來看第二句話,什么叫和于術數?和,和諧也。術數指什么?如果法是代表著自然界的規律,那術,則是代表著一個具體事件的操作規范。與法是自然形成不同的是,術,往往是人們規定的,便于執行和操作的流程。比如算術、武術等,它在不同的領域里,制定相應的操作規范。數,指的則是量的概念。比如,如果體溫達到37度,就被認為是發燒。這個37度,就是“數”。
那“和于術數”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打個最簡單的比方,現在是夏天了,天氣非常的熱,我們會開空調進行降溫。那多少度合適呢?25度比較合適,太低、太高了,人體都會感覺不舒服,容易生病。那為了給身體降溫,我們就需要開空調,這就是“術”,而把溫度控制在多少合適呢?因此,降到了25度這個“數”了,就是“和”了。
我們還是舉前面說過的姜糖水治感冒的例子,詳細分析一下食物的四氣五味在其中的作用。雨,一般多在夏天下。夏季,由于天氣炎熱,因而人體為了排汗的需要,汗毛孔更是處于張著狀態。而淋雨時,當我們的汗毛孔完全關閉之前,會有一部分的寒濕進入到我們的皮膚腠理之間。當淋雨過程結束后,人體為了排出腠理之間的寒濕,就需要發汗。但有時,當人體的身體狀況不佳時,人體內的陽氣不足以將體內的寒濕排出體外,人就會生病。這就是同樣是淋雨,為什么有些人生病,而有些人不生病的原因,身體免疫力強弱差異使然。
身體健康之人,由于自身陽氣足,因而可以自行排出體內的寒濕;而對于身體狀況稍差的人,我們就需要借物一些外力幫助發汗和排寒濕,這里就不能不提姜糖水了。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它的四氣五味。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襪04-03
- [本站]說說過敏那點事03-27
- [本站]從春眠不覺曉這首詩說起03-20
- [本站]說說抑郁癥那點事03-13
- [本站]東北.糖尿病高發.滑雪03-06
- [本站]AI讓醫療平權正變為現實02-27
- [本站]急性胃痛剛好又出現體位性眩...02-20
- [本站]春節夜急性胃痛用Deeps...02-13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