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幼兒也能進行腎移植手術

【byb.cn 】(來源:廣州日報)據統計,我國約有1.3億慢性病患者,這其中又有近3000萬患者發展成終末期腎臟病,即尿毒癥。由于慢性腎臟病發病隱匿,缺乏特異性的臨床表現,一旦發現自己或家人出現腳踝水腫、皮膚瘙癢、尿色變紅或泡沫尿等癥狀時就需及時就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器官移植科主任王長希教授表示:“慢性腎病一旦發病便不可逆轉,當疾病進展到終末期時腎功能將全部喪失,這時就必須接受腎臟替代治療,延長患者生存時間。”而在移植年齡上,腎移植手術沒有絕對的年齡限制,上至八十歲以上的老人,下至一歲的嬰幼兒都可以進行腎移植手術。
腎移植是腎功能衰竭患者的首選
目前,腎臟替代治療包括透析和腎移植。透析在臨床中應用得最為廣泛,患者的接受程度也最高。然而,無論是血液透析還是腹膜透析,患者生活都會因此受到嚴重影響,無法回歸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此外,透析患者雖然單次開銷不高,但長期費用巨大,“一個腎功能衰竭(尿毒癥)患者,終身透析大概需要100萬元”。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器官移植科副主任醫師劉龍山介紹,腎移植手術能讓患者恢復正常生活,并且無論是生活質量還是預期壽命都明顯強于透析患者,是腎功能衰竭患者治療的首選。
隨著醫療水平的發展,我國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器官移植大國,其中開展最早、例數最多、技術最為成熟的便是腎移植。
王長希介紹,早在1972年,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就成功實施了全國首例活體親屬供腎腎移植,開啟了我國大規模進行腎移植的浪潮。隨著配型技術、手術策略及抗排斥藥物突飛猛進地發展,腎移植1年和5年的腎存活率可達95%和85%。并且,如果第一次移植的腎臟失能后,還可以繼續進行多次的移植。
腎移植患者年齡不受限早移植早獲益
臨床上,除了腎移植禁忌患者外,其他與腎源組織配型良好的患者都可以進行腎移植手術。在談到腎移植患者年齡是否受到限制時,劉龍山解釋: “腎移植手術沒有絕對的年齡限制,上至八十歲以上的老人,下至一歲的嬰幼兒都可以進行腎移植手術。以我院移植中心為例,最小移植患者年齡不滿3歲,最大年齡84歲,術后都生活得很好。”
為了增加患者獲益,專家建議對于正在接受透析而又沒有腎移植禁忌癥的患者,盡早進行腎移植。研究顯示,腎移植術后的不良影響與透析持續時間密切相關。同時,腎移植術前的透析持續時間還增加了患者罹患惡性腫瘤的風險,移植前透析了4.5年以上的患者,其發生惡性腫瘤的風險較透析少于1.5年的患者增加了60%。
兒童腎移植更需選擇經驗豐富的移植醫院
為了保證移植手術效果以及減少術后不良事件的發生,患者應選擇具有移植資質的三甲正規綜合性醫院進行移植手術。而對于難度極大的兒童腎移植來說,家長更需要選擇具有豐富移植經驗的醫院和科室。
在兒童腎移植方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器官移植科在2018年成功進行了39例兒童腎移植,2019年截至5月底已實施兒童腎移植26例,其中包括6例5歲以下及16例10歲以下兒童腎移植。10歲以下患兒占比更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近年來,兒童腎移植術后移植物存活率得到了顯著改善,腎移植患兒5年生存率已達97.8%。腎移植應是兒童腎衰竭患者的首選。” 劉龍山解釋,由于兒童的代謝速度很快,需要經常透析,不僅經濟成本高更有可能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生長發育。由于兒童腎移植的供體多是來自兒童捐獻,這樣的腎源沒有慢性的病變,因此腎移植的效果也會更好。
為了進一步推進我國兒童腎移植的發展,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未來將會通過多學科團隊的方式提高兒童腎移植的效率和療效,建立兒童腎病診療一體化體系,幫助更多患兒迎來光明新生。
移植后堅持抗排斥治療是關鍵
如果說成功的腎移植手術是生命之花重新綻放喜悅,那么術后的長期管理便是維護這份喜悅的保鮮劑。腎移植患者術后免疫力會大幅下降,因此術后半年盡量不要去公共場所活動、注意飲食衛生、注意保暖,預防感染。
此外,術后隨著時間的推移,抗排斥藥物用量也會逐漸減少,患者的免疫力也將接近正常。但需要注意的是,患者需要嚴格遵循醫囑,不可自行減藥。王長希提醒,自行減藥是目前導致慢性排異的一個主要原因,為了減少腎移植術后并發癥的出現,患者需按時按量服用藥物,不可自行調整藥量,避免漏服藥物。堅持定期隨訪包括門診常規復查和全身體檢,才能重獲幸福新生。(全媒體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彭福祥)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