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四點快速辨別心絞痛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電視劇中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個人捂著胸口疼痛難忍,最后應聲倒地,被人送到醫院,確診為心絞痛。心絞痛真是這樣嗎?
受訪專家: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主任醫師 沈成興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主任醫師沈成興接受《生命時報》記者采訪時介紹,心絞痛是由于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導致心肌急劇、暫時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臨床綜合征。導致心絞痛的原因很多,所有減少心肌血液供應和增加氧消耗的因素都可能誘發,比如體力活動、勞累、情緒激動、驚嚇、吹冷風、飽餐、排大便等。心絞痛病名中帶有“痛”字,所以非常容易誤導患者。其實,臨床上相當一部分患者心肌缺血發作時,并不會產生明顯痛感,他們往往用“火辣辣的燒灼感”“胸口像壓了塊大石頭”或“胸口捆了繃帶”等語句描述胸部不適。
心絞痛發作時,胸痛范圍往往較大,不是患者用手指可明確指出的一個點或一條線,而是拳頭或手掌大小的“一片”有緊縮感、壓迫感、沉重感、憋悶感,并非針扎或刀割樣銳利疼痛。不適感具有持續性,而非一下一下地跳痛。不同患者發病時,疼痛部位也可能不同,可出現在前胸正中部位的胸骨后、左側胸部心前區,可向左肩、左上肢小拇指所在一側放射,也可無放射;還可出現在咽部、左下頜或上腹部。但同一患者發作部位是固定的,反復在同一部位發生,部位不固定的游走性胸部不適不是心絞痛。盡管不典型心絞痛引發的疼痛部位多樣,但一般不會放射到下肢。這些疼痛可很快消失或僅剩左前胸不適、發悶,常見于老年患者或糖尿病患者。
心絞痛持續時間大多為3~5分鐘,如果痛感為一過性,幾秒鐘就緩解了,則不是心絞痛。該病發作一般不會超過15分鐘,如果癥狀持續幾十分鐘,甚至幾小時、數天,肯定不是心絞痛,提示可能是心梗。心絞痛發作頻率也因病情不同而有很大差異,有人一天發作數次,有人數月發作一次。疾病發作時,經過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常能緩解。另外,沈成興提醒,真正的心絞痛會伴隨一系列典型癥狀:白,發病時臉色發白;冷,四肢冰涼,尤其是手腳;弱,脈搏比較細弱;降,伴有血壓下降。
心絞痛最常見于40歲以上男性或絕經期女性,特別是長年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及吸煙者,父母年輕時患有冠心病、心梗者也是高危人群。若這部分人出現嚴重胸痛、胸悶、心前區壓迫感,以及“白冷弱降”等特點,要充分重視,可嘗試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并盡快去醫院。若自己無法判斷,一定要盡快去醫院求助醫生,以免延誤治療。另外,突發胸痛原因很多,除了心絞痛,主動脈夾層、食道破裂、自發性氣胸、肺梗死、胃病等均可表現為突發胸痛,非醫務人員很難準確判斷,所以一定要牢記:胸痛必須去醫院。對于心絞痛,大部分檢查并不需要發作時做,具體項目要等醫生詢問完病情再確定,一般可做平板運動試驗、超聲心動圖和冠脈CT,但必須結合患者病情。(記者 張 冕)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