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上樓梯越來越困難或因肺纖維化

上樓梯越來越困難或因肺纖維化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9-12-26 00:01

    【byb.cn 】(來源:廣州日報)上樓梯越來越困難?一運動就氣促?……很多人會誤以為是自己年紀大了,運動后缺氧所致,其實不然,你很可能是患上了特發性肺纖維化(IPF)。IPF是一種致死率高,嚴重影響患者壽命和生活質量的肺部疾病,其診療問題備受呼吸與危重癥科專家的重視。在日前召開的第二屆間質性肺疾病(ILD)創新引領發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表示,IPF治療的重中之重是盡早開始抗纖維化治療,延緩疾病進展,預防急性加重,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最終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不是癌癥的癌癥 5年生存率僅39%

 

特發性肺纖維化好發于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起病隱匿且病因不明,吸煙、環境暴露、胃食管反流、遺傳因素都被認為是患上IPF的危險因素。

 

絕大多數IPF患者早期癥狀不明顯,疾病以隱匿性、進行性的呼吸困難為突出癥狀,伴有干咳、杵狀指、皮膚發青等癥狀。有些患者感覺到上樓梯越來越困難會誤以為是年紀大了,運動后缺氧,而實際上可能患上了IPF。

 

說到癌癥,大多數人都會談癌色變,因為癌癥5年生存率較低,特別是中晚期癌癥的生存率很不理想。但是特發性肺纖維化這種肺部疾病的生存率比乳腺癌、結腸癌等大多數癌癥還低,我國IPF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為39%,被稱為“不是癌癥的癌癥”。

 

肺部呈蜂巢狀

肺功能持續衰退

 

鐘院士介紹,特發性肺纖維化是一種不常見卻嚴重的致命性肺部疾病,它會使肺容積縮小,形成永久性肺纖維化疤痕,導致缺氧并且肺功能不可逆性地持續衰退。由于患者肺部組織呈蜂巢狀,被形象地稱為“蜂窩肺”或“絲瓜筋肺”。

 

目前,IPF是一種無法完全治愈的疾病,它會造成患者肺功能持續、不可逆的下降,且異質性的病程讓患者的生存狀況難以預測,有些患者病情看似穩定,但發生一次急性加重有可能就導致病情急劇惡化,甚至死亡,研究顯示急性加重發生后中位生存期僅為3~4個月。

 

“因此IPF治療的重中之重是盡早開始抗纖維化治療,延緩疾病進展,預防急性加重。”鐘院士說。

 

如何早期發現?高分辨率CT和肺功能檢查

 

如何早期發現IPF呢?

 

“大眾和患者對IPF的疾病認知明顯落后于很多疾病,比心腦血管和腫瘤都低,來醫院就診的IPF患者往往集中在中晚期。所以,我們提倡IPF的診療應當在‘健康中國2030’方針的指引下,盡快從‘以治療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做好臨床上的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鐘院士指出:“對疑似IPF患者來說,如果在剛出現疑似癥狀就被確診并開始治療,對于延緩疾病進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他們應及時進行肺功能及胸部CT的隨訪追蹤,當感覺氣短、呼吸困難等疑似癥狀時,需盡早前往大型三甲醫院的呼吸與危重癥科進行診斷,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而健康人群也應當重視每年一次的體檢,HRCT(高分辨率CT)和肺功能檢查能幫助發現早期病變。”

 

鐘院士強調:“IPF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堅持抗纖維化治療是關鍵。應該盡早并且長期堅持抗纖維化治療,有更多的機會使患者的肺功能保持在目前水平,可減少急性加重的發生,從而盡可能延長生存時間,保持生活質量。”

 

規范化診療中心

有助早診早治

 

因為特發性纖維化的早期診斷比較困難,極易誤診漏診,需要有經驗的專科醫生和多學科團隊進行鑒別診斷后確診。為了幫助患者盡早得到規范診療,由中國醫師協會主辦的間質性肺疾病規范化診療項目成立,幫助醫院及醫生提高對以特發性肺纖維化(IPF)為主的間質性肺疾病(ILD)的認知和診療水平。

 

首批7家間質性肺疾病診療中心成立,分別是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北京協和醫院、南京鼓樓醫院、上海市肺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鐘院士提醒,冬季是呼吸疾病的高發期,對于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來說,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習慣非常重要,注意盡早戒煙,遠離粉塵環境,空氣質量下降時注意防護。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盡量提前注射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增強抵抗力。(全媒體記者張青梅)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