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2:48分立秋,如何養生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0-8-7 18:36
【分頁導航】
?
中國民間一直有“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的說法。那么,到底怎樣才算是早立秋,憑借這句民諺真的能準確預測天氣嗎?
?
其實,每個節氣都表明地球在繞太陽運行的軌道上的一定位置,當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就是立秋。因此,從天文學得角度來理解,立秋也只是一個特定的瞬間時刻。所謂“早立秋”指的就是,立秋的時刻在太陽出來之前。
?
至于“早立秋,涼颼颼”的這種說法,江蘇省天文學會的副秘書長嚴家榮認為,民間自古就有早立秋和晚立秋這兩種說法,但是在科學上一直缺乏對于早立秋還是晚立秋的科學判斷的依據。
?
根據北京市氣象臺的數據,從1990年到1999年這10年中,有5年是早立秋,有5年是晚立秋。但在這10年立秋后的10天中,有9年的平均氣溫都是高于同期的平均氣溫24.8度℃,只有1992年這一年立秋后10天的平均氣溫是24.0℃,低于同期水平,而這一年又恰恰是晚立秋。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是太陽輻射、下熱面情況、大氣環流和人類活動等等。按目前的科學水平,看不出“立秋”早晚對氣候會產生什么影響。
?
嚴家榮說,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其實這種民間說法,如果倒過來,反倒可以比較恰當地說明當年入秋的早晚:立秋之后,如果天氣涼爽,這說明入秋可能較早,而立秋之后,如果炎熱異常,則說明入秋較晚。
?
分頁導航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最新文章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