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接觸鴿子患上“鸚鵡熱”

【byb.cn 】(來源:中新網)年過八旬的李章(化名)突然發熱、咳嗽,迅速發展成重癥肺炎,期間一度呼吸衰竭,生命垂危……李章這些驚心動魄的經歷背后,竟然與鳥類的“親密接觸”有關。
李章今年81歲,4月底突然高燒不退。起初,他以為不小心感冒了,自行服用了一些退燒藥,但效果不明顯,于是在家附近的診所治療。在掛了五天的抗生素后,癥狀不僅沒有改善,還出現了嚴重的胸悶、氣喘,嘴唇也逐漸發紫。
“入院后患者呼吸窘迫的情況進一步加重。”江蘇省中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郭濤介紹,雖然當時就立刻給予患者吸氧、抗生素等對癥治療,并很快轉入急診EICU病房,但患者血氧持續下降,期間相繼上了無創呼吸機、氣管插管,患者依舊喘得非常厲害,已處于嚴重的呼吸窘迫。
治療的同時,醫生們也在積極查找病因。“患者在入院前抗生素治療已經有一周左右,但肺炎仍然沒有得到控制。那么很有可能是一些不常規的病原體感染所致。”管床醫生楊婷雯介紹。
為了盡快找出致病因,除了抗生素治療、院內的常規病原學篩查外,醫生還在氣管插管后,第一時間進行纖維支氣管鏡留取肺泡灌洗液,進行宏基因組二代測序,明確病因。
三天后,基因檢測結果顯示:李章感染了罕見的“鸚鵡熱衣原體”。
“鸚鵡熱衣原體感染”又稱“鸚鵡熱”,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疾病。“鸚鵡熱”衣原體主要在多種鳥類之間傳播和感染,偶然由帶菌動物傳染給人,一般不會發生人與人之間的傳播。
郭濤介紹,當人類吸入含有“鸚鵡熱”衣原體的空氣,特別是體弱、年老等免疫力低的人吸入后,可感染此病。養鳥或者與家禽密切接觸的人群最易染上“鸚鵡熱”。
“患者雖然不養鳥,但由于鄰居養鴿,經常有鴿子落在他家的陽臺停留,少不了與它們親密接觸,很可能與此有關。”郭濤說。
在明確病因后,醫生立刻進行相應的抗生素調整,由經驗性治療轉變為目標性治療,老人各項指標明顯好轉,經歷了康復治療、脫機、拔管等,歷時近一個月,患者終于重獲健康,順利出院。
專家表示,感染“鸚鵡熱”的患者呈現兩個極端,要么幾乎沒有癥狀出現,要么就極為嚴重,臨床表現多為寒戰、發熱、咳嗽和胸痛,嚴重的甚至出現呼吸衰竭、生命垂危。(徐珊珊)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