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思渙散坐立不安 當心多動癥

近年來,兒童多動癥患病率有所提升。許多家長因忽視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渙散、坐立不安等“小事”,錯過了多動癥治療的最佳時期。那么,如何判斷孩子是多動癥還是正常的活潑好動呢?多動癥的誘發因素有哪些呢?
專注時間少于10分鐘,家長要警惕
兒童多動癥的臨床表現主要為注意缺陷,活動過度,沖動、多動、任性三個方面,并常常伴有學習困難、情緒和行為方面的障礙,但多動癥兒童大多數智力正常。
多動癥一般在臨床上分為注意缺陷型、多動沖動型、混合型三類。其中注意缺陷型占比最高,患兒多表現為神思渙散、學習馬虎、丟三落四、常常忘事。
家長可以通過孩子與年齡不相稱的活動過度、無法管束好自己、控制性差、注意力障礙等來判斷是否患有多動癥。其中,2~3歲兒童專注時間應為10~12分鐘,4~5歲兒童應達到12~15分鐘,5歲以上應不少于20分鐘,初中生注意力穩定的時間應為40分鐘。而患有多動癥兒童的聽課專注時間一般為5~10分鐘。
先天不足后天失養,誘發因素很復雜
目前,多動癥的病因還不是特別清楚。但學者們大致公認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遺傳。據調查,多動癥遺傳傾向約占0.75%。
2、腦損傷。如母親懷孕期間受感染,早產、剖宮產,生產過程中缺氧、缺血、窒息等,都可能誘發多動癥的產生。
3、神經解剖和生理生化方面的因素。多動癥患者會有腦的尾狀核和小腦體積的變化。
4、家庭和社會的影響。早期智力開發不足、學習壓力過大、家庭環境不佳、家庭矛盾沖突多等,往往會使多動癥的發病更加明顯。
5、中醫上普遍認為,多動癥是由先天不足、后天失養、教育不當、情志失調而引起的一種身心疾病,與心肝脾腎關系最為密切。
6、其他。缺乏鋅、鐵等微量元素等。
不放棄多關心,預防多動癥有辦法
多動癥若不及時治療,隨著病情發展會對患者生活、家庭、學校、社會有很大影響。特別是約50%~60%的兒童多動癥會延續到成年人,嚴重的會引發品行障礙、反社會人格、藥物濫用、抑郁癥等。因此,采取有效預防措施,降低多動癥患病率意義重大。如母親在懷孕期要保持心情愉悅;生產過程中盡量避免早產、難產、缺氧;避免孩子因從高處跌落、中毒、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等造成腦外傷;關注兒童時期的生長發育,不可忽視兒童在爬行、感統失調上的缺憾。
孩子確診多動癥后,父母應堅持治療,積極予以孩子關心與愛護,飲食上保證營養均衡,同時積極聽取醫生建議,配合藥物治療等,都有利于改善甚至治愈多動癥。
受訪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兒科創科主任、教研室主任王素梅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