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原創>> 本站>> 麻疹疫苗和那些不得不說的事

麻疹疫苗和那些不得不說的事

byb.cn
[本站] 作者 :XJ 日期:2010-9-13 09:37
【分頁導航】


  9月10日,方舟子在其博客中發文,猛烈抨擊王月丹:下面是方舟子的文章:評“強化疫苗是否寧濫勿缺


  【方舟子按: 北大醫學部“最知名”副教授王月丹曾在加碘鹽問題制造社.會恐慌,在孕婦吃葉酸問題制造社會恐慌,在轉基因食品問題制造社會恐慌,現在又在注射疫苗問題制造社會恐慌。


  一個人能冒充專家制造一次社會恐慌已堪稱極品,能四次制造社.會恐慌的,則只能稱為超級品了。這也說明公眾是多么健忘。無良媒體《21世紀經濟報道》,竟然把信譽早就破產了幾次的王月丹當成公共衛生專家來挑戰世界衛生組織,散布謠言,造孽。


   “王月丹指出,注射疫苗并非多多益善,從理論上說,接種次數越多越容易產生抗藥性,自身患上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注射疫苗哪來的抗藥性?王月丹把注射疫苗當成了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藥物。這種不學無術的造謠專家和無良媒體破壞中國公共衛生事業,應該法辦。


  世界衛生組織新聞稿:“給所有兒童——即使曾經接種過的兒童——接種疫苗,是在人群中筑起免疫屏障以抵御此病毒傳播的關鍵。中南美洲國家通過應用世衛組織制定的此項策略已經消除了麻疹。”“免疫系統能夠輕松地控制多劑或重復接種的疫苗。”王月丹、《21世紀經濟報道》,你比世衛組織還能?】


  附:2010年9月10日王月丹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時的文章:麻疹疫苗風波調查:強化疫苗是否寧濫勿缺


  “相信決策層及直接參與的專家有所權衡,公眾不必過于擔心。”9月8日,率先在博客里表達不同意見的北京大學醫學部免疫學系王月丹博士對本報表示,就其所知而言,這次的強化免疫是否必要,至少在學術層面上仍然欠缺完美的解釋。


  按照衛生部的部署,今年9月11—20日將在全國范圍內,統一開展一次以8月齡~4周歲兒童為主要接種對象的麻疹強化免疫活動。記者獲悉,這次雖非強制執行,但監測很嚴,“不去接種可能影響孩子將來升學”。


  連日來,衛生部除了召開新聞發布會,還組織了專家在線訪談,并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了關于這次強化免疫活動的問答手冊等,以期消除公眾的疑問。


  ★疫情上升?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未使用疫苗時幾乎每個人出生后都要患麻疹。江蘇省常州市某防疫站的退休干部徐忠義告訴記者,正因為如此,接種麻疹疫苗早就被列入計劃免疫,是當時防疫系統的常規工作之一;而強化免疫一般是在大規模疫情發生時采取的緊急行動。


  難道麻疹疫情卷土重來了?在9月1日的新聞通氣會上,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郝陽一方面稱,2009年全國報告麻疹病例5.2萬例,比2008年下降了60.1%;今年1—6月份又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5.17%,“麻疹疫情得到顯著控制”,麻疹引發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數量也明顯減少。


  另一方面郝陽又表示,今年以來部分省份“麻疹疫情明顯回升”,尤其是原來一些發病率較低的省份,發病率大幅度上升。


  但上述兩種說法均沒有數據支持,外界很難判斷國內目前是否存在大規模的麻疹疫情,或潛在這種風險。


  在8月20日召開的河北省消除麻疹工作會上,河北省副省長孫士彬曾表示,從2005年之后,該省“同中國大部分地區一樣,出現了麻疹疫情回升”,特別是今年以來,麻疹疫情一直呈高發態勢,形勢嚴峻。但他同樣沒有透露具體數字。


  王月丹告訴記者,公開資料顯示,河北省近四年來抽查的血清抗體陽性率都在99%以上,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


  王月丹認為,如果真的出現疫情回升,首先應該研究病毒毒株是否發生了改變?疫苗是否還能有效應對?他指出,國內研發的麻疹疫苗已沿用了44年,需要比對一下疫苗和毒株的基因組匹配情況。


  王月丹認為,即使為了避免大規模疫情的風險而強化免疫,比較穩妥的做法應該是先進行調查,根據流行病學的有關操作規范,科學確定采樣的范圍和數量,依據所采血清樣本的抗體陽性率,再作出判斷是否及如何采取強化免疫。


  ★從全局考慮

 

  根據衛生部制訂的方案,目標兒童無論既往有無麻疹疫苗免疫史都必須接種。目前國家規定的麻疹常規免疫接種為兩劑次,分別在8月齡和18—24月齡接種,少部分省市增加到3劑次。


  王月丹告訴記者,疫苗保護的關鍵看第一劑次。國內文獻顯示,第一劑次的有效保護率超過90%,第二劑次則起到“補漏”作用。因此他對此次“一刀切”的做法是否符合免疫學的基本規律提出異議:這次接種是流動兒童非正規接種人群(比如留守兒童)填補免疫空白的好機會,但已經正規接種過的兒童應該有選擇權。


  “叫我來說,最好別搞。”東部沿海某省疾控中心主任認同王月丹的觀點。9月9日,正在鄉鎮部署有關接種工作的他在電話中告訴記者,該省去年剛剛進行了包括麻疹在內的強化免疫。


  衛生部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的問答手冊中表示,接種后仍存在免疫不成功的人群,累積到一定程度可能導致麻疹局部暴發,需要有至少95%的人有抗體,才能形成免疫屏障,阻斷麻疹病毒傳播。


  “衛生部是從全局出發來考慮問題。”前述省疾控主任說,反正接種麻疹疫苗引起不良反應的概率很小,即使出問題也不會很嚴重。以前在防治脊髓灰質炎(即俗稱的“小兒麻痹癥”)時,該省還曾出現過前后共服用11次糖丸的例子。


  王月丹指出,注射疫苗并非多多益善,從理論上說,接種次數越多越容易產生抗藥性,自身患上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不過王月丹同時表示,允許選擇性接種確實會給具體的實施帶來困難,降低免疫接種率,影響這次強化免疫的效果。


  ★信守世衛承諾


  為響應2005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西太平洋地區提出的“2012年實現消除麻疹”的目標,國家衛生部于2006年制定下發了《2006~2012年全國消除麻疹行動計劃》。


  衛生部此次行動,更多的是考慮實現WHO的目標。而WHO在關于麻疹疫苗的立場文件中明確提到,在制定消除麻疹目標的國家,應通過強化免疫消除易感人群,“強化免疫活動對象無論既往患病史及免疫史,均接種一劑麻疹疫苗。”


  然而上述承諾是否合理?是否充分考慮到了流行病防治的有關規律?王月丹介紹,對于現階段是否可以通過強化免疫,在全世界實現消滅脊髓灰質炎和麻疹的目標,在學術界是有爭議的。事實上,WHO曾計劃2000年消滅脊髓灰質炎,但后來也并未實現。


  而這次消滅麻疹疫情的承諾能否按期實現也是未知數。“財政對公共衛生一向缺乏投入。”不愿具名的一位江蘇醫療界人士說。


  衛生部表示,此次強化免疫由中央財政撥款約1.6個億包下,并在動員中表示,所有接種超過1個月的目標兒童,都要去參加此次接種。


  “說是不強制,但這次的監測會很嚴格。”上海市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計劃免疫科的顧醫生告訴記者,如果家長以孩子發熱等原因,未在規定時間內前往接種,有關部門會在10天之內回訪確認,癥狀消退后必須補種。而且這次的接種情況會被紀錄在案,“搞不好會影響孩子將來升學。”顧醫生說。


  方舟子和王月丹在多個事件上,早有“結仇”,因此,趁這次麻疹疫苗強化事件,方舟當然不會放過打壓王月丹的機會。但實際上,對這次強免持異議的,不止是王月丹。來自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科陶黎納,也撰文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觀點,下面我們來看看他的文章。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