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53歲女渾身長斑調理案

【byb.cn 人體管道工】本文是《疑難雜癥:淮南30歲血虛血瘀女案》的續篇,前文記述的是4月21日對H的調理過程。這是一個非常棘手的疑難雜癥,我入行十多年以來,此案可謂難度很高,因為H兼具“血瘀+血虛“的癥狀,按常理,虛要補,而瘀要瀉,所以如何掌握“陰陽、寒熱、表里、虛實“(八綱),對操作者都是一個考驗。

此文發表以后,得到網友和同行的熱烈響應,大家可以看別有病網微信公眾號(byb-cn1963)文后的留言即可。另外還有業內人士專門微信我討論,不過仍然無法準確判斷H的病因。
這幾日,我也是輾轉反側,遍查經文,最后終于從張仲景《傷寒論》的六經辯證中,分析得出H的病機應該是“少陽病“,也就是膽經病,膽經是綱,其余的皆為目,因此本文分為兩部分,前半部,主要是我對H病因的進一步深入分析,后半部分才是對H母調理情況的匯報。
一、為何確定H是少陽病
《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秘典論篇第八》:“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啥意思呢?肝,是負責出主意的,而膽是負責做決斷實施落實的。通常我們說這個人做事果斷敢拍板,可以用“有膽識“來形容;反之,如果主意很多,主意很大,但做事總是思前想后猶猶豫豫,可以用“優柔寡斷”來形容,這個“寡斷”,就是指缺少決斷的意思,所以膽這個“決斷出焉”總出不來,或者總出錯,則是膽出了問題。
從H的掌紋(上圖)我們可以看出,她左手是川字掌(右手正常)。有此掌紋者,說明天生屬于主意比較大的那種,同時雙手均有“較真線”,這二者結合在一起,就容易出現“主意大+愛較真”,這往往會讓人肝火很旺,如果事不如意,則容易生氣,導致氣滯血瘀之癥;同時,肝火旺,還容易肝木克脾土,影響消化吸收,體現在癥狀上就是食欲不振,營養不良。營養不良,必然導致血虛之癥,這樣就同時滿足了她既“血瘀+血虛“的情況。她身體的一切不適都可以從這兩個癥狀中進行解讀,這兩個癥狀是血瘀在前,血虛在后,互為因果。
有業內人士說H是先天腎虛,因為她初潮的時間晚(注:17歲才來,僅一次就閉經了,到20歲才正常)。但我覺得這不是理由,如果她是先天腎虛,就不能解釋其出生的時候順產8斤這一現象了。如果她是早產兒,可以用先天稟賦不足來解釋,但H并非如此,并且在大學之前,身體一直都是不錯的,跳了十多年的舞。也就是近十年來,特別是近三年來才出現上述情況,值得注意的是,H婚后體重掉了20多斤,有減肥的因素,但有無其他因素,我們不得而知。
H的病癥大體可以分為“綱癥”和“目癥”兩大類,從六經辨證來看,H應該是少陽之病,因為少陽為樞,這是“綱癥“;而其他消化系統、月經等問題,全是“目癥”。
與三焦經一樣,膽經也是少陽經,只不過三焦經為手少陽,而膽經為足少陽。少陽經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個字“樞”,什么是樞呢?就是樞紐、門軸的意思,門關閉狀態的好壞主要就取決于這個樞:
《黃帝內經.素問.陰陽離合論篇第六》是這樣說的:“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
如上圖,你就能很好地理解開、合、樞的概念
啥叫“離合”?開過手動擋車的人都清楚。在這里,我們用門作比喻。當門打開之時,就為太陽或者太陰,當門關上時,就為陽明或厥陰。而控制門開關靠的是樞紐,也就是門軸,對于陽經來說,就是少陽,而對于陰經來說,就是少陰。大家想一想啊,門關閉狀態的好與壞,門軸是關鍵,如果門軸失靈,失去了開合的作用,那這就不叫門了。
之所以說H的“綱癥“是膽經之病,就是因為她的這個樞出了問題,因而才會有身體狀態時好時壞的情況交替出現。中醫認為,肝氣不疏,肝木克脾土,癥狀會出在消化系統上;同時肝藏血脾統血,癥狀會出現在月經上,但歸根結底實為肝膽的問題,因為二者互為表里。比如,當她聽說我第二天要去淮南時,可能有較強的心理預期和暗示,在我上手給她調理之前,其所描述的病癥竟然好了70%,并且她本人及家人都說,平常也會有這種情況出現,即有病和非病狀態交替出現。可等我給她做完經絡調理之后,經絡并未完全調通,可能受這結果的影響,到了晚飯的時候,她的不適癥狀又出現了,并且一直持續到我第二天中午離開淮南。它的“目癥“”也可以歸到膽經這個綱癥上,因為“凡十一臟取決于膽”。換言之,雖然她遍求中西名醫(這是肝主謀慮,有主意),但總是找不到對癥的思路(這是膽主決斷)出了問題。我印象中,H的體檢報告膽囊似乎也有一些問題。
從“八綱”(陰陽、寒熱、表里、虛實)來分析,H應該屬于陰虛+寒癥+里癥+虛癥。
就H的病例,曾經有一個業內人士給我的答案是“四物湯+小柴胡湯”,其中前者是補氣血的圣藥,而后者就是調理少陽膽經之病的名方,可謂和我的判斷不謀而合。所以,我覺得H應該先從調理膽經入手,膽經一通,其余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先瀉后補,又瀉又補。這就是抓主要矛盾,綱舉目張。
寫到這里,我又想起H和我說過,曾經省城一個中醫主任給她開了一個全是寒涼的中藥方,她吃完除了拉稀以外,腹脹到是不難受,但這種藥主任讓她不能常吃,而且所有人都說不能總吃這寒涼藥會傷身體,所以她也就沒敢繼續吃。而所有的補氣血的熱性藥,她吃完就腹脹特別難受。因我對中藥不太了解,我覺得她吃的這個寒涼藥,可能和龍膽瀉肝丸的功效類似。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她是符合既瀉又補的雙重調理的原則,只是不知她是否對此執行的到位。
PS:如果從西醫的角度來看,H兼具“甲亢“和“甲減“的特點:比如甲亢的“眼突、汗毛增粗、焦慮、體重減少”,但又同時具有甲減的特點:“厭食、腹脹、便秘、發音低啞,顏面蒼白,眶周浮腫、貧血”,你說她這是啥問題呢?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襪04-03
- [本站]說說過敏那點事03-27
- [本站]從春眠不覺曉這首詩說起03-20
- [本站]說說抑郁癥那點事03-13
- [本站]東北.糖尿病高發.滑雪03-06
- [本站]AI讓醫療平權正變為現實02-27
- [本站]急性胃痛剛好又出現體位性眩...02-20
- [本站]春節夜急性胃痛用Deeps...02-13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