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如何利用中醫藥養生抗衰老

?
“中醫養生就是順應自然。人體的生命活動也要順應自然規律,以達到保健強身、防病抗衰之目的。”張燁說。
?
養生要順應四時。古代《內經》中很早就提出了一套具體的辦法,主張在春夏之季、氣候涼轉溫、陰消陽長、萬象更新之時,人體也必須相應地朝氣勃勃,多做些戶外活動,使陽氣更加充足。“現在正轉入秋冬,氣候由溫轉涼,陽消陰長,肅殺寒冷,人體必須注意防寒保暖,使陽氣不要妄泄。陽氣得以保養,疾病就不易產生,人體就會健康延壽。”
?
飲食上,也要順應四時。張燁結合四季的變化,逐一進行分析。
?
春天,萬物生長,陽氣初生,這時要少吃酸味、多吃甘味的食物。因為春天陽氣開始升發,萬物、樹木均開始萌發并逐漸茂盛,甘屬脾土,甘味食物能幫助升發春天陽氣。為什么要少吃酸?因為肝臟在五行中屬木,木在春天是亢盛的;而五味中的酸屬肝,如果多吃酸,則肝氣更旺,肝木過盛,就會去克脾土,影響人體的消化機能。所以春季應多吃甘味飲食,加強脾胃功能,以抵御亢盛的肝的壓制。
?
夏季,一年之中陽氣最為旺盛的季節,人體氣血相應旺盛,并且活躍于體表,于是汗液排泄增加,功能活動加強,精力充沛。因此在飲食上,除應補充營養及水分之外,要適當地少苦增辛,少吃熱性食物如羊肉等,以避免與夏季相適應的心臟引起亢奮。同時忌過食生冷,以溫食為最適宜,以免損害陽氣。此時因為濕邪及暑熱經常困擾人體,容易出現口渴、出汗、煩躁、身重疲憊、無食欲、額頭沉重等不適癥狀,因此要適當地進食一些清淡應時的蔬果,以解渴消暑、清熱利濕。
?
秋天,氣候涼爽干燥,萬物成熟收獲。此時陽氣漸收,陰氣漸長,人體的代謝也開始陽消陰長地進行過渡。“中醫認為,秋天應防燥護陰,因為氣候干燥,容易出現口干咽燥,皮膚粗糙,流鼻血,脫發,甚至偶爾會便秘,故而飲食上應以滋陰為主。”此時應多吃柔潤性的食物,可以滋養肺臟。
?
冬季,氣候寒冷,陽氣潛藏,陰氣極盛,此時草木凋零,萬物以冬眠狀態來養精蓄銳,并為來春做好準備,人體的代謝也處于相對緩慢的水平。飲食方面,應當遵循“秋冬養陰”的原則,既不宜生冷也不宜燥熱,最宜食用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避免維生素的缺乏,也應多吃些新鮮蔬菜。冬天與腎臟相適應,腎臟的收攝功能促進能量蓄備,因此食物性味方面,可少咸增苦,以減輕腎臟的負擔。另外,冬季也是進補的絕佳時機,由于身體的代謝較緩,營養物容易積存,可以選擇具有不同功能的食物,或在膳食中適當地加入藥材,增強臟腑功能或補充不足,可有效提高抗病能力。
?
【專家推薦】
春季適合的食物:麥、棗、山藥、豆豉、花生、蔥、香菜、芹菜、萵苣、菠菜或芥菜等。
夏季適合的食物:西瓜、苦瓜、桃、草莓、番茄、綠豆、黃瓜、冬瓜、南瓜、姜、蓮藕、蓮子、薏苡仁、山藥等。
秋季適合的食物:芝麻、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甘蔗、百合、雪耳、蘋果、柚子、檸檬、山楂等。
冬季適合的食物:羊肉、鵝、鴨、核桃、栗子、蘿卜、木耳等。也應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
?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