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被定住警惕類風濕關節炎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1-12-27 00:01
【byb.cn 】(來源:北青報)您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躺了一宿早晨起來,或者維持一個姿勢時間久了,就感覺整個人被“定”住了,關節活動困難,慢慢才能緩過來。這種關節晨僵如果達到一定時間,很有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作祟。
晨僵的具體表現?
晨僵是晨起或病變關節維持在同一姿勢較長時間時,關節活動遲鈍或困難,活動后可逐漸減輕。晨僵常表現為在清晨醒來后,感到受累關節及其四周肌肉發僵、活動不靈活、握不緊拳,甚至連扣衣扣、梳頭、刷牙等都難以完成,需要慢慢活動后,這種僵硬繃緊感才得以減輕或緩解。晨僵不一定局限在手指、腳趾等關節,也可能發生在膝、肘、肩、頸、腰背等全身各個關節。晨僵可能出現在單側或雙側,也可能呈游走性,不固定在某一個關節,而是從一個關節轉移到其他關節。
如何計算晨僵時間?
晨僵時間的正確計算方法,應從病人清醒后出現僵硬感算起,到僵硬感開始減輕時為止,通常以分鐘計算。
我們的身體為什么會晨僵?
在睡眠或活動減少時,受累關節周圍組織滲液或充血水腫,引起關節周圍肌肉組織緊張,而使關節腫痛或僵硬不適。晨僵的發生還可能與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延緩、關節滑液黏稠度增高等因素有關。
超半個小時的晨僵 需警惕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病人在早期、急性期或病情活動期均有晨僵出現,持續時間和滑膜炎的嚴重程度成正比。嚴重病人在醒著的時候可“全天”持續不止,盡管這種持續的發僵感嚴格地說已大大地超出晨僵的范圍;病情好轉時,晨僵時間縮短或減輕,病情緩解時可完全消失。晨僵是觀察和判定病情輕重的重要指標之一。一般晨僵時間超過30分鐘需警惕類風濕關節炎。當然,晨僵雖然可能是類風濕關節炎的早期信號,但出現晨僵不一定都是疾病。因為晨僵還有生理性與病理性之分,生理性的晨僵應與病理性的區別開來。例如老年人有輕度晨僵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時間一般短于15分鐘,程度亦較輕,且易于緩解。倘若晨僵持續時間長(超過30分鐘)或伴有關節腫痛,則有臨床意義,提示是病理性的,有潛在疾病存在。
文/田小蘭 (中日友好醫院)
晨僵的具體表現?
晨僵是晨起或病變關節維持在同一姿勢較長時間時,關節活動遲鈍或困難,活動后可逐漸減輕。晨僵常表現為在清晨醒來后,感到受累關節及其四周肌肉發僵、活動不靈活、握不緊拳,甚至連扣衣扣、梳頭、刷牙等都難以完成,需要慢慢活動后,這種僵硬繃緊感才得以減輕或緩解。晨僵不一定局限在手指、腳趾等關節,也可能發生在膝、肘、肩、頸、腰背等全身各個關節。晨僵可能出現在單側或雙側,也可能呈游走性,不固定在某一個關節,而是從一個關節轉移到其他關節。
如何計算晨僵時間?
晨僵時間的正確計算方法,應從病人清醒后出現僵硬感算起,到僵硬感開始減輕時為止,通常以分鐘計算。
我們的身體為什么會晨僵?
在睡眠或活動減少時,受累關節周圍組織滲液或充血水腫,引起關節周圍肌肉組織緊張,而使關節腫痛或僵硬不適。晨僵的發生還可能與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延緩、關節滑液黏稠度增高等因素有關。
超半個小時的晨僵 需警惕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病人在早期、急性期或病情活動期均有晨僵出現,持續時間和滑膜炎的嚴重程度成正比。嚴重病人在醒著的時候可“全天”持續不止,盡管這種持續的發僵感嚴格地說已大大地超出晨僵的范圍;病情好轉時,晨僵時間縮短或減輕,病情緩解時可完全消失。晨僵是觀察和判定病情輕重的重要指標之一。一般晨僵時間超過30分鐘需警惕類風濕關節炎。當然,晨僵雖然可能是類風濕關節炎的早期信號,但出現晨僵不一定都是疾病。因為晨僵還有生理性與病理性之分,生理性的晨僵應與病理性的區別開來。例如老年人有輕度晨僵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時間一般短于15分鐘,程度亦較輕,且易于緩解。倘若晨僵持續時間長(超過30分鐘)或伴有關節腫痛,則有臨床意義,提示是病理性的,有潛在疾病存在。
文/田小蘭 (中日友好醫院)
有關【類風濕關節炎】的相關文章和視頻
有關【晨僵】的相關文章和視頻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最新文章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