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射病 一種要人命的中暑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2-8-5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會快速引發多臟器衰竭 治好了也可能有后遺癥 熱射病,一種要人命的中暑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王軍宇告訴《生命時報》記者,熱射病,通俗來講就是重癥中暑。中暑指人待在高溫、高濕、低風速環境中過久,引發體溫調節機制障礙所致的急性病,根據輕重程度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和重癥中暑。前兩者可讓身體出現明顯不適,比如口渴多汗、乏力心慌、頭暈頭痛、面色潮紅,對癥處理后便可緩解;重癥中暑又可分為熱驚厥、熱衰竭,最嚴重的便是熱射病。當人持續處于戶外高溫環境下(高于體溫)或劇烈運動中,體內水分大量流失、熱量又無法散出,體溫調節功能失調時,機體就會出現嚴重的電解質紊亂和代謝異常,最終發展為熱射病。但機體對“熱”的感覺不完全取決于溫度,也與濕度相關。當空氣濕度達到80%~90%時,汗液難以散發,即使氣溫只有32℃,人也會感到不適。因此,并非只有在暴曬、高溫環境中才可能出現熱射病,長時間處于悶熱環境中也有可能患病。
熱射病對身體的傷害是全方位的。最初發病時,患者會大量出汗,然后逐漸無汗,繼而體溫迅速升高,一旦核心溫度超過40℃,便可出現嗜睡、驚厥、昏迷,面色潮紅、皮膚干熱、呼吸淺快、脈搏加快等癥狀,嚴重者可出現休克、心肺等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病情十分危急。王軍宇稱:“一旦發展至熱射病,患者的最終結局一般較差。”熱射病的死亡率高達50%,50歲以上患者可高達80%,即使救治成功也可能留下嚴重的后遺癥,很難恢復正常生活。“但遺憾的是,大部分病人都是昏迷后才送來急診的。”王軍宇說。
臨床中,熱射病在高溫天氣下從事戶外工作或戶外鍛煉的人群高發,包括養路、修路工人,建筑工人,環衛工人等。此外,患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帕金森病、少汗癥、嚴重皮膚疾病等基礎疾病的人群,年老體弱者,孕婦,兒童等,或因節儉選擇不開空調、泡溫泉或蒸桑拿時間過久的人群,相較而言也容易患病。王軍宇表示:“目前,急診室收治的熱射病患者仍以戶外勞動者居多。”
有氣象專家預測,2022年的高溫天氣有一定極端性,廣大群眾更需注意防暑。王軍宇認為,熱射病重在預防,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調整戶外勞動、運動時間。當室外溫度超過36℃時,最好避免外出活動;戶外勞動者的工作時間盡量避開12~16點。有高溫預警時,相關單位有義務做好應急預案,及時調整勞動時間,避免慘劇發生。第二,做好防護措施。準備好防曬霜、寬檐帽、冰毛巾、風扇等物品,以及充足的水或電解質飲料,及時補水。第三,在高溫、高濕、低風速的環境下,一旦出現口渴、多汗、煩躁、全身乏力、頭暈頭痛、心慌、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體溫升高等表現,有可能是中暑,要及時就醫。
如果出現中暑癥狀,首先要讓患者盡快脫離高溫、高濕、低風速環境,可以用20~30℃的溫水擦拭全身,幫助散熱;如果患者意識清醒,可及時補充常溫的糖鹽水;如果已暈倒,需立刻送醫或撥打“120”急救電話。
受訪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 王軍宇
本報記者 牛雨蕾《生命時報》 2022-07-19 第1624期 第16版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王軍宇告訴《生命時報》記者,熱射病,通俗來講就是重癥中暑。中暑指人待在高溫、高濕、低風速環境中過久,引發體溫調節機制障礙所致的急性病,根據輕重程度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和重癥中暑。前兩者可讓身體出現明顯不適,比如口渴多汗、乏力心慌、頭暈頭痛、面色潮紅,對癥處理后便可緩解;重癥中暑又可分為熱驚厥、熱衰竭,最嚴重的便是熱射病。當人持續處于戶外高溫環境下(高于體溫)或劇烈運動中,體內水分大量流失、熱量又無法散出,體溫調節功能失調時,機體就會出現嚴重的電解質紊亂和代謝異常,最終發展為熱射病。但機體對“熱”的感覺不完全取決于溫度,也與濕度相關。當空氣濕度達到80%~90%時,汗液難以散發,即使氣溫只有32℃,人也會感到不適。因此,并非只有在暴曬、高溫環境中才可能出現熱射病,長時間處于悶熱環境中也有可能患病。
熱射病對身體的傷害是全方位的。最初發病時,患者會大量出汗,然后逐漸無汗,繼而體溫迅速升高,一旦核心溫度超過40℃,便可出現嗜睡、驚厥、昏迷,面色潮紅、皮膚干熱、呼吸淺快、脈搏加快等癥狀,嚴重者可出現休克、心肺等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病情十分危急。王軍宇稱:“一旦發展至熱射病,患者的最終結局一般較差。”熱射病的死亡率高達50%,50歲以上患者可高達80%,即使救治成功也可能留下嚴重的后遺癥,很難恢復正常生活。“但遺憾的是,大部分病人都是昏迷后才送來急診的。”王軍宇說。
臨床中,熱射病在高溫天氣下從事戶外工作或戶外鍛煉的人群高發,包括養路、修路工人,建筑工人,環衛工人等。此外,患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帕金森病、少汗癥、嚴重皮膚疾病等基礎疾病的人群,年老體弱者,孕婦,兒童等,或因節儉選擇不開空調、泡溫泉或蒸桑拿時間過久的人群,相較而言也容易患病。王軍宇表示:“目前,急診室收治的熱射病患者仍以戶外勞動者居多。”
有氣象專家預測,2022年的高溫天氣有一定極端性,廣大群眾更需注意防暑。王軍宇認為,熱射病重在預防,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調整戶外勞動、運動時間。當室外溫度超過36℃時,最好避免外出活動;戶外勞動者的工作時間盡量避開12~16點。有高溫預警時,相關單位有義務做好應急預案,及時調整勞動時間,避免慘劇發生。第二,做好防護措施。準備好防曬霜、寬檐帽、冰毛巾、風扇等物品,以及充足的水或電解質飲料,及時補水。第三,在高溫、高濕、低風速的環境下,一旦出現口渴、多汗、煩躁、全身乏力、頭暈頭痛、心慌、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體溫升高等表現,有可能是中暑,要及時就醫。
如果出現中暑癥狀,首先要讓患者盡快脫離高溫、高濕、低風速環境,可以用20~30℃的溫水擦拭全身,幫助散熱;如果患者意識清醒,可及時補充常溫的糖鹽水;如果已暈倒,需立刻送醫或撥打“120”急救電話。
有關【中暑】的相關文章和視頻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最新文章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