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人人均年輸液8瓶說起

【byb.cn 大道至簡】 12月24日,在舉行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上,就《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情況的報告》開展專題詢問時,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朱之鑫應詢回答了王寧生委員提問,他說:去年一年中國輸液用了104億瓶,相當于13億人口每個人輸了8瓶液,遠遠高于國際上2.5-3.3的水平,“過度用藥危害了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我們每個人都去醫院看過病,現在醫生治病手段基本上就兩招,第一,小病大檢查;第二,輸液。那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們來分析一下。目前醫院的財政收入情況,包括國家拔款+醫院創收兩部分,而多年以來,我們在衛生領域里投入不足,如果僅僅依靠國家拔款,醫院將難以生存,因而,醫院只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創收上。醫院自主創收也包括兩大部分,第一就是檢查,第二就是賣藥。
先來說說大型的醫學檢查,因為大的醫療器材,一般民營的小醫院不具備,無形中樹立起一道門坎,同時,也會讓病人覺得動用了高科技,因此,在付費上也覺得心物有所值。正因為如此,小病大查,成為了醫院創收的主要手段之一。大家都記得一個報道:“曝女童誤吞彎針 檢查項目達217項,收費高達3366元”http://www.neimengedu.cn/doc_1857-1.aspx,這說明什么?因為我們很多的病人,對醫學知識非常欠缺,往往醫生說什么就是什么,在醫生面前很難提出異議,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情況。醫生開大檢查,想必不會白開的,應該和醫生的收入掛鉤的。
再來說說賣藥。以藥養醫,成為目前中國醫療的現狀,這也是國家投入不足而被迫采取的無奈之舉。藥物被層層加價賣到患者手里,而中間的差價,養活了醫院以及很多的腐敗分子,現在網上曝光的這種新聞比比皆是。醫院醫劑科管進藥的人,幾乎個個有問題,這都是制度使然。目前,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藥品網上招標統一采購,醫院零差價銷售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杜絕了醫院以藥養醫的途徑。
但是,醫院仍然會想出其他的招數,而其中這一,就是輸液。因為輸液比起單純的賣藥來講,有治療的成份在里,一般的患者因為不能自己輸液,因而覺得醫院的這種治療有技術含量。同時,醫生往液體里放了多少藥,很少有患者知道,這樣,醫院就可以小病大治,比單純吃同樣的藥,能獲取更多的利益。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襪04-03
- [本站]說說過敏那點事03-27
- [本站]從春眠不覺曉這首詩說起03-20
- [本站]說說抑郁癥那點事03-13
- [本站]東北.糖尿病高發.滑雪03-06
- [本站]AI讓醫療平權正變為現實02-27
- [本站]急性胃痛剛好又出現體位性眩...02-20
- [本站]春節夜急性胃痛用Deeps...02-13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