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炮轟劉逢軍大道堂意欲何為?

那么媒體為何要炮轟劉逢軍呢?我做如下分析:
一、利益之爭:
君不見電視里西藥的廣告滿天飛嗎?當然,也包括一部分中成藥。這些巨額的廣告費,成了媒體的重要經濟來源。而像劉逢軍,你自制的藥,也不做廣告,而且還那么多人找你看病,你一上午就掙了20萬,可我們一分錢也沒拿到。是不是也該利益均沾呢?那些做西醫廣告的廠商也必定會向媒體抱怨,我們交了你那么多的廣告費,而老百姓都養生去了,都不吃藥了,我們掙什么錢呢?
二、體制碰撞
前面我們已經說了,現在是西醫在朝,中醫在野。目前,看病難,看病貴,已經成為了老百姓的心中的大痛。尤其是對于慢性病,病人需要長期吃藥,不僅造成了沉重的經濟負擔,而且,還會有很多的副作用,于是轉而求助于中醫養生,這是大勢所趨。大家一定注意到了,目前中藥材價格飛漲,除了炒作因素而,和社會的需求量大有很直接的關系。而面對中醫養生的興起,目前中國還沒有一套中醫藥法,因而用西醫的一套來管理中醫,已經完全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西醫藥廠商,在面對利益受損的情況下,進行反擊,也就情有可原了。
三、觀念沖突
前面我們提到了,劉逢軍一上午看數百人,西醫覺得根本不可能想像的事,于是想當然就覺得劉逢軍是騙子。可人家大道堂明確告訴了,不是醫療機構,看病前,還要登記,簽合同,仍然擋住老百姓蜂擁而至。看到人家掙錢了,這種場面,絕對讓同行起急冒火。其實,這是一種市場行為。老百姓自己有選擇健康的權力。別說到劉逢軍那取點八寶。君不見,還有很多人,要經常去雍和宮、白云觀等求神問藥呢?難道,你能說這些老百姓迷信嗎?非也!人們去拜廟,無非是尋求一種精神寄托,很多宗教里也有類似的情況。在早期的中醫里,巫和醫是不分的,最早的中醫里,有也祝由一說,就像現在的心理醫生一樣。其實,有很多的病,完全是可以通過某些環境的改變而改變的。人們去看劉逢軍,就像很多粉絲愿意花錢追明星一樣,沒什么大不了的。
基于上述的情況,媒體熱衷于打擊養生名人,誰出名打誰,而且專打草根派。只要扣上張悟本式的人物,就一定要批倒批臭,再踏上千萬只腳。這種做法,是不符合民主和法制的精神的。如果劉逢軍的大道堂有什么問題,一定要通過法律手段來解決。媒體動不動就說人家是騙子,是否侵犯了劉逢軍的人權?如果劉逢軍把人看死了,他的八寶把人吃死了,沒的說,通過法律來解決。該坐牢坐牢,該賠錢賠錢。如果人家沒出什么事,國家應該鼓勵和保護人家企業的發展,使老百姓在健康選擇上,多一條出路。前不久,國家還發文,鼓勵民營資本進入醫療領域,這文剛發完,媒體就開打民營企業,這誰還敢和醫老大競爭呢?
不知大家注意了沒有。原本很火的湖南衛視《百科全說》,現在面臨著嘉賓青黃不接的情況,國內受百姓歡迎的草根派,沒人再敢上電視,只好請一些臺灣和境外的人士。播出時間,也從一周四天,改為三天。出了一個陳允斌,已經上了三次了,下周還是她,超過了張悟本、馬悅凌上鏡的次數。應該不只是她受歡迎嗎,看來是真的沒人了。畢竟,這些養生名人都給媒體打怕了。
大道堂網站上列舉的劉逢軍和大道堂所獲得的榮譽
在面對民眾健康這個問題上,不要只指著西醫這一條路,因為,任何的醫學,都有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即使在美國,當主流醫學看不了時,醫生也會建議去看替代醫學。目前中國的養生熱興起,就是這種趨勢的反映。政府在這個問題上,應該制定好相應的政策,在法律的框架內,解決好目前民眾的醫療問題。媒體也絕對不能隨意打壓某個人或企業。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襪04-03
- [本站]說說過敏那點事03-27
- [本站]從春眠不覺曉這首詩說起03-20
- [本站]說說抑郁癥那點事03-13
- [本站]東北.糖尿病高發.滑雪03-06
- [本站]AI讓醫療平權正變為現實02-27
- [本站]急性胃痛剛好又出現體位性眩...02-20
- [本站]春節夜急性胃痛用Deeps...02-13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