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歸位后警惕再逃跑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3-5-25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耳石癥,學名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是一種會讓人感覺天旋地轉的疾病。它的名字說明了自身特征:“良性”意味著眩暈有自限性、疾病預后好,“陣發性”是指會間斷發作,“位置性”說明發作與身體位置改變相關。
廣東三九腦科醫院神經內六科主任 胡運新
《生命時報》 2023-05-09 第1701期 第16版
遇到這種情況時,臨床可進行“耳石手法復位”,即通過快速改變頭部體位,使脫落的耳石顆粒重新通過半規管與橢圓囊的開口回到耳石器。但耳石回到“原來位置”后暫時不穩定,患者需要過好以下4個時間點,才能防止耳石“再逃跑”。
1.至少靜坐半小時
復位治療后,靜坐半小時有助于復位成功的耳石穩定在橢圓囊,避免它重新返回致病區域。而且復位治療時,部分患者當時并沒有反應,隨后卻出現較劇烈的眩暈,甚至嘔吐。
2.3天內床頭抬高45°
為避免復位后的耳石再次跑出來,建議患者在復位治療后3天內將床頭抬高45°,可在床頭多鋪一床被子營造一個斜坡,注意不要單純墊高枕頭,以免影響頸椎,睡覺時需輕輕地向后躺下,左右翻身時也應輕柔。
3.一周內避免美發、牙科檢查
由于美發、牙科檢查時,患者會被要求將頭部保持在某些特殊的位置,易導致耳石再次脫落。
4.半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
低頭、搖頭、跳躍等動作易造成耳石再次脫落,引發眩暈。因此,在耳石復位半個月內應避免登高、游泳等較劇烈的運動,同時保證睡眠充足、清淡飲食、心情舒暢、忌煙酒,以免焦慮急躁、睡眠不足、過度勞累誘發耳石再脫落。
需要提醒的是,患者在復位后要定期復診,以便醫生確定耳石是否完全復位。有部分患者復位成功后眩暈感消失,但一段時間(3~15天)內仍有持續的頭昏不穩感,這是前庭功能尚未完全康復所致,不必緊張,可以適當走動,有助功能康復;如果頭位變動時仍有一過性眩暈感,可能是因為還有少量耳石碎片藏于少見位置,或許需再次復位;如果再次眩暈,可能提示耳石又脫位了,可先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等藥物控制癥狀,嚴重時可去正規醫療機構肌肉注射止暈針,并盡早復查。
有關【耳石癥】的相關文章和視頻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最新文章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