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等級判斷肺結節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3-9-28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近年來,人工智能在國內醫學影像科的應用明顯加速,不少縣域醫院已配備了相關軟件,小于5毫米的微小結節都無處遁形,以至于平時工作中,絕大多數患者的胸部CT報告中會顯示肺結節。通常,影像科醫生會根據大小、形狀、密度特點,來初步推測結節性質。但患者往往是拿到報告的第一人,需要掌握些結節知識,才能做出初步判斷。
武漢市第一醫院醫學影像科主治醫師 陽 義 □副主任醫師 劉海峰
《生命時報》 2023-09-08 第1735期 第16版
第一種:提示“腫瘤性病變可能性大,建議進一步檢查”。臨床中,這種情況常認為病灶有較大可能是惡性腫瘤,必須盡快做進一步檢查,比如穿刺活檢或手術,以明確結節性質,指導下一步治療。
第二種,提示需“密切隨診復查”。一般是指結節存在“短毛刺征”“空泡征”“分葉征”等高危征象,但并不一定是惡性結節。比如,毛刺征可能是腫瘤組織浸潤性增長造成的,也可能是炎性反應或新生血管;分葉征可能預示腫瘤組織向各方向生長不均,也可能只是氣管、血管和葉間裂等框架結構阻擋造成的。這部分患者的復查頻率需稍勤一些,通常為3~6個月一次。一旦發現病灶增大、成分增加、致密度變實或兼有結節內血管增粗等征象,必要時可手術切除。
第三種,提示“需要隨診,定期復查”。如果報告中只提出這一點,通常認為低危結節可能性大,僅需6個月至1年復查一次,以觀察病灶變化。
其實,絕大多數肺結節是良性的,大家不必恐慌。不過,如果報告中單獨羅列出“超過6毫米的混合磨玻璃密度結節”,就需要重視了。數據顯示,偶然發現的肺結節,如果是實性結節,惡性比例往往不超過10%;純磨玻璃密度結節,惡性比例可達到40%;混合磨玻璃密度結節,惡性比例會達到60%。
建議40歲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胸部CT檢查,尤其是肺癌高危人群,比如長期吸煙、有肺癌家族史的人。如果高危人群發現肺結節,建議盡快到胸外科、呼吸科等專科就診,由專業醫生判斷結節性質,進行下一步檢查和治療。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最新文章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