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媽水腫是高血壓藥導致的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3-10-27 00:01
【byb.cn 】(來源:北青報)王大媽患有高血壓,由于血壓居高不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建議她改用硝苯地平片。服用該藥后,血壓基本正常,但是卻引發了雙下肢水腫的癥狀。為此,王大媽去三甲醫院心內科診治。醫生了解王大媽的用藥情況后指出,“元兇”是長期服用硝苯地平片,為藥物性水腫。
降壓藥把腳踝吃腫了
硝苯地平是第一代鈣拮抗劑,為20世紀80年代中期世界暢銷的藥物之一。該藥起效快,價格方面也有優勢,是抗高血壓、防治心絞痛臨床常用藥物。但是,硝苯地平的不良反應發生頻率較高,主要表現在頭暈及頭痛、發熱感、面朝紅、腳踝水腫等。造成腳踝水腫不良反應的原因是硝苯地平因擴張全身血管,特別是小血管,可致外周組織水腫,包括腳踝部位。
由于硝苯地平不良反應的個體差異很大,大部分人感覺輕微,可以忍受。且不良反應一般在用藥后一周左右出現,以后逐漸消退,一般不良反應發生后不需停藥。可有些人不良反應感覺較重,而且較長時間持續,尤其是一些患者在服用硝苯地平后,腳踝水腫不易消除。
醫生解釋說,水腫是一種臨床上的常見癥狀,多為疾病所致,但有些藥物也可引起水腫,硝苯地平就是其中之一,醫學上稱為藥物性水腫。
消腫也要注意不良反應
臨床認為,硝苯地平導致腳踝水腫與藥物劑量大小有關。服用硝苯地平劑量小,腳踝水腫發生率也相應較低,因此服用硝苯地平應從小劑量開始。
除此之外,還可聯合服用小劑量利尿劑。不過,利尿劑有可能導致其他不良反應,如噻嗪類利尿劑慎用于妊娠、低血鉀、高尿酸血癥及明顯腎功能不全患者;速尿類強效利尿劑慎用于低血鉀等電解質紊亂者;保鉀利尿劑慎用于妊娠、哺乳者;保鉀利尿藥禁用于腎衰竭、高血鉀患者。
高血壓患者也可以將硝苯地平片換成絡合喜或者別的鈣離子拮抗劑降壓,如果降壓效果不理想,在腎功能正常的情況下,可以加替米沙坦協同降壓,并對腎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這幾類藥也能引起水腫
藥物性水腫常被人們所忽視。除了抗高血壓藥硝苯地平,還有一些常用藥物也會引起水腫。
非甾體類抗炎藥 該類藥物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引起水鈉潴留,造成水腫。吲哚美辛、布洛芬、萘普生、雙氯芬酸、美洛昔康可引起下肢水腫。長期大劑量服用阿司匹林也可引起水腫。此類藥物應避免長期大劑量應用。
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如氫化可的松、潑尼松、潑尼松龍、甲潑尼龍、地塞米松等,長期大量應用糖皮質激素可引起水鹽代謝紊亂,使腎小管對鈉離子重吸收增加,導致水鈉潴留,長期使用后可出現上半身水腫性肥胖。
胰島素及口服降糖藥 胰島素引起的水腫多發生于開始治療階段,常見于面部和雙下肢水腫。口服降糖藥,如胰島素增效劑羅格列酮、吡格列酮可引起輕到中度水腫,并伴有體重增加。
氯丙嗪類藥物 這類藥物會使體內排鈉減少,導致水腫。
腫起來了要先排查原因
一旦發生了藥物性水腫,應先就診進行水腫原因排查。藥物性水腫一般于用藥后發生,輕度的藥物性水腫通常不用治療,一般在停藥后會逐漸消失。其主要表現為局限性水腫,如下肢、面部水腫,嚴重者會出現全身水腫。水腫期間,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生冷、肥膩及海腥等發物。浮腫尿少期,可給無鹽飲食;腫消后,給予低鹽飲食。脾虛濕困者,給予健脾利濕類食物。
降壓藥把腳踝吃腫了
硝苯地平是第一代鈣拮抗劑,為20世紀80年代中期世界暢銷的藥物之一。該藥起效快,價格方面也有優勢,是抗高血壓、防治心絞痛臨床常用藥物。但是,硝苯地平的不良反應發生頻率較高,主要表現在頭暈及頭痛、發熱感、面朝紅、腳踝水腫等。造成腳踝水腫不良反應的原因是硝苯地平因擴張全身血管,特別是小血管,可致外周組織水腫,包括腳踝部位。
由于硝苯地平不良反應的個體差異很大,大部分人感覺輕微,可以忍受。且不良反應一般在用藥后一周左右出現,以后逐漸消退,一般不良反應發生后不需停藥。可有些人不良反應感覺較重,而且較長時間持續,尤其是一些患者在服用硝苯地平后,腳踝水腫不易消除。
醫生解釋說,水腫是一種臨床上的常見癥狀,多為疾病所致,但有些藥物也可引起水腫,硝苯地平就是其中之一,醫學上稱為藥物性水腫。
消腫也要注意不良反應
臨床認為,硝苯地平導致腳踝水腫與藥物劑量大小有關。服用硝苯地平劑量小,腳踝水腫發生率也相應較低,因此服用硝苯地平應從小劑量開始。
除此之外,還可聯合服用小劑量利尿劑。不過,利尿劑有可能導致其他不良反應,如噻嗪類利尿劑慎用于妊娠、低血鉀、高尿酸血癥及明顯腎功能不全患者;速尿類強效利尿劑慎用于低血鉀等電解質紊亂者;保鉀利尿劑慎用于妊娠、哺乳者;保鉀利尿藥禁用于腎衰竭、高血鉀患者。
高血壓患者也可以將硝苯地平片換成絡合喜或者別的鈣離子拮抗劑降壓,如果降壓效果不理想,在腎功能正常的情況下,可以加替米沙坦協同降壓,并對腎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這幾類藥也能引起水腫
藥物性水腫常被人們所忽視。除了抗高血壓藥硝苯地平,還有一些常用藥物也會引起水腫。
非甾體類抗炎藥 該類藥物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引起水鈉潴留,造成水腫。吲哚美辛、布洛芬、萘普生、雙氯芬酸、美洛昔康可引起下肢水腫。長期大劑量服用阿司匹林也可引起水腫。此類藥物應避免長期大劑量應用。
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如氫化可的松、潑尼松、潑尼松龍、甲潑尼龍、地塞米松等,長期大量應用糖皮質激素可引起水鹽代謝紊亂,使腎小管對鈉離子重吸收增加,導致水鈉潴留,長期使用后可出現上半身水腫性肥胖。
胰島素及口服降糖藥 胰島素引起的水腫多發生于開始治療階段,常見于面部和雙下肢水腫。口服降糖藥,如胰島素增效劑羅格列酮、吡格列酮可引起輕到中度水腫,并伴有體重增加。
氯丙嗪類藥物 這類藥物會使體內排鈉減少,導致水腫。
腫起來了要先排查原因
一旦發生了藥物性水腫,應先就診進行水腫原因排查。藥物性水腫一般于用藥后發生,輕度的藥物性水腫通常不用治療,一般在停藥后會逐漸消失。其主要表現為局限性水腫,如下肢、面部水腫,嚴重者會出現全身水腫。水腫期間,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生冷、肥膩及海腥等發物。浮腫尿少期,可給無鹽飲食;腫消后,給予低鹽飲食。脾虛濕困者,給予健脾利濕類食物。
有關【水腫】的相關文章和視頻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最新文章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