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腦缺血的“麻”很獨特

腦缺血的“麻”很獨特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4-5-10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常在一側肢體出現 改變姿勢也難緩解 腦缺血的“麻”很獨特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腦病一科(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 盛 望

  《生命時報》 2024-04-16 第1792期 第17版


  肢體長時間受到壓迫,患有頸椎病、糖尿病、腦部腫瘤、中風等疾病都可能引發手腳發麻。但這些因素引發的“麻”,從癥狀到緩解方法都不一樣。

  長期低頭伏案工作導致的頸椎病,除了肢體部分麻木外,患者還會伴有頸部和肩部肌肉酸痛,甚至放射性疼痛、肢體活動障礙等,通過仰頭、伸懶腰、增加戶外活動等即可緩解,必要時可使用活血化瘀的藥物、理療和牽引等方式治療。糖尿病患者出現肢體麻木,多表現為慢性進展性四肢末梢對稱性麻木、冰涼、針刺樣改變,多由血糖長期控制不佳、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所致。患者通過積極控制血糖,配合B族維生素等營養神經類藥物進行治療可得到緩解。

  腦血管病引發的肢體麻木,是由于大腦組織缺血,引起大腦感覺中樞功能性障礙,導致手腳感覺喪失,從而產生麻木感。具體來說,腦血管病引發的麻木有4個特點。

  麻木感突然發生。麻木感的出現可能沒有任何預兆,可在靜息狀態下產生,也可能在運動或生氣時出現,還有一些在夜間突然發生。

  多為單側麻木。血壓、血糖、血脂長期得不到有效控制,會加速動脈硬化、內膜受損、粥樣斑塊形成,導致斑塊脫落,堵塞遠端腦部血管,造成腦組織缺血、缺氧、壞死,進而出現相關神經功能障礙。當損害的區域在感覺中樞大腦頂葉“中央后回”或管理感覺神經中轉站的“丘腦”時,就會出現一側肢體麻木。

  與姿勢無關。頸椎病、腰椎病引發的麻木感是由于神經受壓迫所致,有時改變體位、壓迫解除,麻木感即可暫時緩解或消失。腦血管病引發的麻木不會因體位改變而消失,不過部分患者的麻木感持續一段時間后,可能會逐漸自行緩解。

  伴有其他癥狀。患者除了手腳麻木外,大多伴有同側肢體乏力、言語不利、口角歪斜、行走不穩、頭暈、頭痛、視力障礙等癥狀。

  大腦每缺血缺氧1分鐘,就有190萬個神經元不可逆地死亡。因此,一旦患者出現肢體麻木、臉部兩側不對稱、雙上肢平舉一側無力、言語不清等癥狀,一定要立即就醫治療。發病6小時內,大腦還存在一些未完全壞死的區域,俗稱“缺血半暗帶”,卒中中心醫生會采取靜脈溶栓、動脈介入取栓等方法挽救“缺血半暗帶”,恢復受損神經組織,改善癥狀。

  如果患者術后仍伴有肢體麻木癥狀,可以到中醫醫院做進一步辨證治療。常用中藥丹參、川芎、紅花等,具有活血化瘀、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緩解腦缺血缺氧等作用;天麻、鉤藤、石決明等,具有平肝熄風、抑制肝陽上亢、降血壓等功效。一些中醫療法也有助緩解中風后不適,比如針灸可刺激穴位,加速血液循環,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改善麻木癥狀;推拿可緩解肌肉緊張、疼痛,預防關節僵硬和肌肉萎縮。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