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上尿路結石多禍起腸道

上尿路結石多禍起腸道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5-2-6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上尿路結石是泌尿外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人群發病率約6.5%,其中上尿路感染性結石占10~15%。近期,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發布的《上尿路感染性結石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24版)》指出,引起上尿路感染性結石的產脲酶病原微生物通常來自腸道,由下尿路感染遷延至上尿路,進而產生感染性結石。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 曾 滔□主任醫師 劉永達

  《生命時報》 2025-01-10 第1864期 第16版


  以奇異變形桿菌為代表的產脲酶細菌導致的尿路感染,是上尿路感染性結石形成的最主要原因。上尿路感染有順行感染和逆行感染兩種方式。順行感染也稱血行感染,即細菌經血液進入上尿路導致感染,較為少見。逆行感染,即細菌經下尿路逆行進入上尿路導致感染,更為常見。逆行感染的細菌主要來自腸道菌群,部分還來自會陰部皮膚菌群。上尿路感染性結石主要成分包括磷酸銨鎂、碳酸磷灰石和尿酸銨。上尿路發生感染后,產脲酶細菌會產生脲酶,脲酶可通過水解尿素,產生氨和二氧化碳,氨可進一步形成銨基和氫氧基,從而誘導尿中磷酸銨鎂晶體沉積。尿素水解產生的二氧化碳也可進一步形成碳酸鹽及碳酸氫鹽,從而誘導尿中碳酸磷灰石晶體沉積。同時,產脲酶細菌本身及產生的銨鹽還可損傷尿路上皮細胞,促進晶體粘附到尿路上皮細胞,從而加速上尿路結石的形成。

  一般來說,女性、免疫功能低下、先天性尿路畸形、腎積水、尿路梗阻、尿流改道、神經源性膀胱、留置尿路導管、遠端腎小管酸中毒、髓質海綿腎和糖尿病等,都屬于上尿路感染性結石的高發人群。上尿路感染性結石可表現為腰腹部疼痛、發熱、血尿等,如不及時干預,反復上尿路感染及結石梗阻積水,可導致腎功能進行性下降。治療上尿路感染性結石,需要手術、非手術以及嚴密隨訪相結合的綜合治療。

  日常還要做好幾點:

  1.適量多飲水,使每天尿量保持在2000~3000毫升。

  2.注意膳食平衡,適當增加水果、蔬菜的攝入,合理增加低糖高纖維食物。

  3.上尿路感染性結石復發率高,結石生長快,治療后近期要每月復查1次,遠期每半年至1年復查1次。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