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跌倒 不怕太怕都不行

跌倒 不怕太怕都不行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5-3-25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對于跌倒,老人往往有兩種極端心態(tài):要么過于自信,覺得自己不容易摔,繼續(xù)我行我素;要么過于恐懼,盡量避免一切可能導致跌倒的活動。近日,一項發(fā)表在《中國全科醫(yī)學》雜志的研究指出,這兩種心態(tài)都可能帶來風險,建立適度的跌倒風險感知是關鍵。


  受訪專家:

  河北省人民醫(yī)院老年科主任醫(yī)師 李 剛

  本報特約記者 司浩宇

  《生命時報》 2025-03-11 第1878期 第5版


  河北省人民醫(yī)院老年科主任醫(yī)師李剛接受《生命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過低的風險感知往往表現為過度自信。有些老人認為自己“不可能跌倒”,忽視了環(huán)境和自身狀態(tài)的變化,進行超出身體能力的活動,如夜間起床不借助燈光等。長期如此,跌倒風險大大增加。相反,過高的風險感知會使老人對日常活動產生恐懼,過度限制行動。他們可能減少外出、避免社交,甚至連簡單家務也交給他人。長此以往,肌肉萎縮、身體機能下降,反而增加跌倒的可能。此外,過于謹慎的步態(tài)和行走方式可能影響靈活性,帶來新的隱患。

  老人的跌倒風險感知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一是心理因素,焦慮、抑郁等情緒會放大對跌倒的敏感度,影響客觀評估;二是生理狀況,健康狀況好的老人可能低估風險,認為自己依然年輕,身體虛弱的老人可能高估風險,對活動過度擔憂;三是社會文化,“年紀大了就容易跌倒”的刻板印象,可能讓老人接受衰老現狀,影響自信心和獨立性,家庭過度照顧或關懷不足,也可能干擾老人的風險判斷;四是物理環(huán)境,熟悉的環(huán)境可能讓老人低估風險,陌生環(huán)境可能放大風險感知。

  李剛強調,老人應科學認識跌倒風險,既不輕視也不過度恐懼,建議通過以下方法進行調整。

  適度運動,了解身體狀況。老人應定期體檢,評估體能,清楚了解自身的平衡能力和活動范圍。日常建議從太極拳、散步等低強度運動開始,循序漸進地提升身體協(xié)調性和下肢力量。平日里,起身、轉身、下床等時刻都要慢,以降低跌倒風險。

  提升自信,打破刻板印象。老人可以跟家人分享自己的擔憂,必要時尋求心理咨詢師的幫助,樹立對跌倒的正確態(tài)度,認識到跌倒可防可控,拒絕消極標簽,從容面對日常生活。在此基礎上,家人既要提供必要幫助,又要避免過度保護,讓老人在安全環(huán)境中,保持生活獨立性。

  改善環(huán)境,識別潛在風險。老人家中應安裝防滑地板、扶手,保持室內明亮整潔,減少潛在危險;多嘗試助行器、防滑鞋等設備;學習如何識別環(huán)境中的潛在風險,從而調整行動方式。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