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疏肝別忘了壯膽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5-3-26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春天萬物萌發,人體也不例外。中醫認為,春季與“肝”相應,肝主疏泄、升發,因而春季宜疏肝。值得注意的是,“膽附于肝”,肝與膽互為表里關系。作為肝的好搭檔,膽在春季也承擔著重要使命。
廣東省名中醫、廣東省佛山復星禪誠醫院主任中醫師 鄔素珍
《生命時報》 2025-03-11 第1878期 第8版
保證睡眠,養膽固本。中醫講究“膽主夜半,肝主凌晨”,膽經在晚上11點至凌晨1點最為活躍,若熬夜錯過了這個“膽汁修復窗口”時間,不僅膽功能易受損,還會影響肝的疏泄功能,導致口苦、胃脹、精神疲憊。因此,春天要養成規律作息的習慣,晚上11點前入睡,讓膽氣得到充分修復。
堅持運動,膽氣更足。中醫認為,運動有助于調暢氣機,促進膽氣升發。特別推薦以下幾種運動方式:1.晨起舒展。練習太極拳、八段錦等,可以刺激膽經,增強膽氣。此外,側身拉伸或扭腰等動作能伸展身體兩側的肌肉,促進肝膽經氣血流通,緩解膽郁不暢。2.快步走。每天堅持30分鐘快步走,有助于激發膽經活力,避免膽氣郁滯。
調整情緒,提升膽量。膽氣虛弱的人容易膽小、優柔寡斷,導致焦慮、抑郁,長此以往會損傷膽氣,形成惡性循環。打破這種局面的方法很簡單:1.多曬太陽。春天陽氣升發,適當曬太陽能增強膽氣,提升精氣神。2.培養自信心。膽氣足的人果斷自信,遇事不糾結。平時可以通過聽音樂、深呼吸、練習瑜伽、觀賞勵志影視作品等方式疏解壓力,增強自信。
經絡養生,助膽分泌。足少陽膽經循行于人體側面,通過經絡和穴位養生可以有效促進膽汁分泌,緩解膽氣不暢。第一步,敲膽經。膽經位于大腿外側,從髖部至膝關節附近。手握空拳,從髖部向下拍打至膝蓋外側,再返回,每條腿敲打3~5分鐘,以有輕微酸脹感但不疼痛為宜。上午11點至下午1點膽經較活躍,此時敲打最佳。第二步,按摩三穴。1.陽陵泉穴。位于小腿外側,腓骨小頭下方凹陷處,有疏肝理膽、消食化濕的作用,對膽功能下降導致的消化不良、脅肋脹痛效果很好。2.風池穴。位于后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的凹陷中,與耳垂齊平,可清膽火,緩解頭暈、煩躁、口苦等癥狀。3.足臨泣穴。位于足背部第4、5跖骨底結合部的前方,第5趾長伸肌腱外側凹陷中,有助疏肝利膽,緩解焦慮緊張情緒。建議大家每天按揉這些穴位各3~5分鐘,幫助膽汁分泌,讓身體和情緒都更輕松。
飲食調養,護膽消化。膽汁的分泌和飲食息息相關,合理飲食能幫助膽汁分泌正常,避免消化不良。1.適量吃苦。春天適當吃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芥菜、蒲公英等,有助于清膽火、助消化,但體質虛寒者不宜吃。2.健脾化濕。如果膽濕熱較重,容易口苦、大便黏膩、胃脹,建議喝茯苓薏仁粥、陳皮普洱茶,幫助健脾化濕。3.避免油膩刺激。過多油炸、燒烤、辛辣食物會加重膽的負擔,春天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最新文章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