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原創>> 本站>> 面對老齡化社會你心生恐懼嗎?

面對老齡化社會你心生恐懼嗎?

byb.cn
[本站] 作者 :XJ 日期:2011-5-9 08:52
【分頁導航】


  北京商報5月7日:在老齡化社會提速的同時,適齡勞動力人口相應減少,曾經支撐我國保持30年高速發展的人口紅利正在逐步消失。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顯示,65歲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上升1.91個百分點,我國老齡化進程逐步加快。相關專家指出,我國可通過適時調整人口政策、轉變發展方式、完善養老制度使我國降低人口紅利引發的負面效應。


  ★人口紅利逐步消失,經濟高速發展引擎放緩


  所謂人口紅利,是指一個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較大,撫養率比較低,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人口條件,整個國家的經濟成高儲蓄、高投資和高增長的局面。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坦言,十年來,中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人口總量都在增加,也都面臨著老齡化加快、人口紅利減少的問題,特別是沿海發達地區、人多地少矛盾突出的地區,碰到這個問題可能更加突出?!把睾0l達地區在一些時段和地區出現了局部的缺工現象,這也可能是這個問題的另外一種形式的體現?!?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指出,在過去的30年間,我國依靠巨大的人口紅利,創造了令人矚目的經濟奇跡,勞動力供給充足、儲蓄率高是我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最主要動力。一旦人口紅利消失,初級工人薪資水平和勞動成本會成倍提高,我國吸引外資的優勢將逐漸減弱,對各行業發展影響很大,且趨勢難以在短期內被扭轉。


  ★降低負面效應,人口、發展、養老三項并舉


  究竟如何應對即將消失的人口紅利?夏學鑾指出,人口紅利其實是一種“透支消費”,現階段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由于節省了撫養孩子的費用和精力顯得比較輕松,但其結果勢必加重未來人口的負擔?!罢{整人口生育政策勢在必行。”


  此外,夏學鑾還建議,從經濟發展層面來看,如果能夠實現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提高勞動生產率和核心競爭力,就可以規避人口紅利枯竭帶來的巨大風險。而產業升級、技術進步必然對勞動力提出更高的技能和知識要求,加大人力資本投資、提高人口素質、做好各類人才的教育和培訓是應對勞動力短缺的關鍵。


  北京松堂臨終關懷醫院副院長朱林則表示,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也是應對人口紅利枯竭的一項重要措施,但可以不局限于“政府買單”?!?strong>社會老齡化進程加快的同時,養老服務的巨大商機也逐漸顯現。”


  ★化危機為機遇,養老機構迎來良機


  “如果我們能夠像發達國家一樣,將人口紅利消失的危機轉化為機遇,未必不能保持經濟的平穩增長?!睋炝纸榻B,發達國家的養老服務機構每千名老人擁有的床位數為50張-70張,養老產業已經成為發達國家“老年經濟”重要組成部分。而在我國,65歲以上的老人每千人擁有的床位數僅為23.5張,這樣的數量顯然難以滿足需要,此外相關部門的統計也顯示,目前我國城鄉空巢家庭超過50%,部分大中城市達到70%;農村留守老人約4000萬,城鄉家庭養老條件明顯缺失?!吧鐣B老肯定是未來的趨勢,民企不應該錯過養老服務的商機?!?


  盡管如此,朱林也坦言,目前大多數民營養老機構仍然入不敷出?!半m然享受免稅等優惠政策,但相關方面法律規范存在缺失,各機構魚龍混雜,最終就導致老百姓公立養老院打破腦袋進不去,民營養老院多便宜也無人問津的主要原因。”為此,朱林建議我國急需出臺一部鼓勵民營資本發展養老事業的法律對這個行業進行規范,并給予民營養老機構更多政策扶持。


  此外,北京市政協社法委特邀委員孫力也提出,現在很多養老機構里沒有合格的全科醫生,而且大部分養老院里老人就診也不能報銷,而就醫是所有老人最關注的問題。對此,朱林提出,在未來醫療架構中,老年人就醫應該分攤給養老院一部分,減少老年人在養老院生活的后顧之憂。


歡迎參與別有病(byb.cn)調查
面對老齡化社會,你會感到恐懼嗎?
如果你恐懼,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你認同:“年青時拿命換錢,年老時拿錢換命”這句話嗎?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