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扁鵲醫術更高的人是誰?

下面這篇文章摘自于《魏文王問扁鵲》.
魏文王問扁鵲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為醫?」扁鵲曰:「長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鵲最為下。」魏文侯曰:「可得聞邪?」扁鵲曰:「長兄於病視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閭。若扁鵲者,鑱血脈,投毒藥,副肌膚,閑而名出聞於諸侯。」
下面,我們翻譯一下這篇文章:
一天,魏文王問扁鵲:“你們家兄弟 3 人,都精于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 ”
扁鵲答:“我的大哥醫術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么為什么你最出名呢 ? ”
扁鵲答道:“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發作之前的時候,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能事先鏟除病因,反而覺得他的治療沒什么明顯的效果,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只有我們家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的時候,看上去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能在我們鄉里流傳。而我扁鵲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已經嚴重的時候。一般人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用麻藥讓人昏迷,做的都是些不可思議的大手術,自然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因此名氣響遍全國,遠遠大于我的兩位哥哥。”文王嘆道:“你說得好極了。”
大家一定看過<劉太醫談養生>這本書,雖然這本書備受某些人的指責,但是其強調的總體觀點是正確的.劉太醫強調,過去的太醫,為了保住全家的身家性命,盡可能的讓皇帝及貴族少生病,甚至不生病,于是提出了三分治七分養.這個養就是養生.這個觀點也符合<黃帝內經>的上醫治未病的思想體系.因此,扁鵲說他大哥醫術高,不是謙虛,而是實事求是.
就像二八定律一樣,學生考試考100分的是少數,商人經商掙大錢的是少數,同樣,懂得養生之道,能夠長壽之人也是少數.只是了解這個道理的人雖多,但身體力行的人少之又少.因此,絕大多數人的訃告上寫的都是:XXX,因病醫治無效,于某年某月某日去逝.而極少像宋美齡那樣在睡夢中自然死亡.
下面,我給大家轉一篇博文,看看她的健康理念,相信會對我們的思想會有所啟發.此人是誰呢?看過之后,相信很多中醫愛好者就知道了.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襪04-03
- [本站]說說過敏那點事03-27
- [本站]從春眠不覺曉這首詩說起03-20
- [本站]說說抑郁癥那點事03-13
- [本站]東北.糖尿病高發.滑雪03-06
- [本站]AI讓醫療平權正變為現實02-27
- [本站]急性胃痛剛好又出現體位性眩...02-20
- [本站]春節夜急性胃痛用Deeps...02-13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