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伏天護脾胃 苦夏不苦

?
【byb.cn】?(摘自:搜狐健康)主持人:各位搜狐網友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大家談健康。閃耀大家智慧,啟迪健康生活,今天跟大家談的主題是“顧護脾胃,苦夏不苦”。
?
大家都知道北京已經進入伏天,老話說“熱在三伏”。今年盡管我們已經覺得非常熱了,而且酷暑難當,看來接下來兩個多月時間還要受酷熱的煎熬。在天氣熱的時候,我們很多人都會有一些感受,覺得可能我會經常覺得不想吃東西,或者胃口不好,有些人覺得有頭暈,或者乏力這些癥狀,我們一般老百姓會把它叫做苦夏,如何安然渡過這個夏天,讓我們身體狀態比較順應這個氣候和季節的一些影響。今天我們也為大家請到兩位嘉賓,一位是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院長唐旭東先生、歡迎唐先生。
?
唐旭東:您好。
?
主持人:另一位是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消化科副主任李振華先生。歡迎您。
?
體質弱或有慢性病的人更容易“苦夏”
?
首先請問唐先生,剛才我們談到了老百姓在夏季比較容易出現的一些感受。從中醫的角度我們是如何來看待這樣一種現象的?
?
唐旭東:苦夏是人們對夏天炎熱的氣候不太適應一種表達。按道理,四季分明對人性格、心理、健康、體魄都是有幫助的。北京過去應該是避暑的地方,不是苦夏地方。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北京的氣候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會在近幾年感覺到一旦進入夏天,會有幾個感受:一是熱得早,第二持續時間長,第三潮濕。尤其在今年夏天看到北京長期持續的潮濕和悶熱的天氣。
?
主持人:很多人覺得有點像南方說的黃梅天。
?
唐旭東:在這種氣候之下,身體比較虛弱的人適應得不好就會表現出不舒服。如果濕熱加上有慢病的人,再加上飲食調試不太好,休息不太好,可能就會帶來慢病復發和身體的不舒適。在這個夏季,我們怎么使得苦夏不苦,還是非常重要,調整好自己的飲食。調整好自己的起居,很好的休息好,不讓一些誘發因素,比如食物不干凈,過分寒涼、空調等等帶來對自己的影響。使自己保證一個很好的工作狀態和生活狀態,就顯得特別的重要。
?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