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壇巨匠郭沫若長壽有秘訣!

?
【byb.cn】?(摘自:搜狐博客)大醫堂訊:文壇巨匠郭沫若是一位杰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社會活動家。他長期從事文化教育和科學工作,對中國的科學文化教育事業作出了很大貢獻。
?
郭沫若生于公元1892年,卒于1978年6月12日,享年86歲。他的高齡,與長期堅持靜坐和講究科學飲食養生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
郭沫若的身體并不強健,幼年時曾患過一場重病,青年時期東渡日本留學又患過傷寒。然而郭老卻享86歲高壽,個中奧秘何在?一個重要原因在于他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靜坐健身法,發揮了養生強身、延年益壽的重要作用。
?
郭老的靜坐,要追溯到上世紀二十年代初期。1914年初,他東渡日本,當年考上東京第一高等學校。由于用腦過度,在一高預科畢業后,他患了嚴重的神經衰弱癥,出現心悸、乏力、睡眠不寧,且夜多噩夢,一夜只能睡兩三個小時,昔日過目不忘的記憶力幾乎消失,往往讀書讀到第二行就忘了第一行,并感到頭昏不堪,筋疲力盡。當時的郭沫若非常苦惱、悲觀、消沉,難以自持。
?
1915年9月中旬,郭沫若在東京舊書店里偶然買到一部《王文成公全集》(王文成公即明代大理學家王陽明)。讀到王陽明先生以“靜坐”養病健身的故事后,他就開始試著學起來,每天清晨起床與晚上臨睡時各靜坐30分鐘,并且每日讀《王文成公全集》10頁。就這樣,不到半個月,奇跡發生了,郭沫若的睡眠大有好轉,睡得香甜,夢也少了,胃口恢復如常,漸漸地竟連騎馬都不感到累了。“靜坐”在郭沫若身上產生了神奇的效果。
?
郭沫若的靜坐養生法有如下要求:
?
第一,取端坐姿勢,頭朝前,眼微閉,唇略合,牙不咬;前胸不張,后背微圓,兩手放置大腿上;上腹內凹,臀部后突,兩膝不并,腳位分離。
?
第二,呼氣長而緩,吸氣短而促。行于不經意之間,要特別講究運氣用力,即求自然,不用動,力點宜注意在臍下,腦中應無雜念可想。
?
第三,靜坐安排在清晨和臨睡之前為宜,一次靜坐一般為30分鐘,地點不限。
?
郭老認為,靜坐不僅可以使大腦得到充分的調整和休息,還可以防病健身,修養性情。他曾說:“靜坐于修養上是真有功效,我很贊成朋友們靜坐。我們以靜坐為手段,不以靜坐為目的。”
?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