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人物>> 閻潤茗:心情舒暢度九十春秋

閻潤茗:心情舒暢度九十春秋

byb.cn
[人物] 作者 :BYB.cn 日期:2011-11-27 09:15

  【byb.cn】?(摘自:中國中醫網)閻潤茗:女,1921年出生。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主任醫師、研究員、教授,擅長中醫和針灸治療婦科及疑難雜癥。

?

  為紀念北京中醫藥學會成立60年,記者有幸采訪了該學會第一批會員、90歲高齡的閻潤茗。老人聲音洪亮,眼睛有神,皮膚白皙,與90歲根本劃不上等號。特別是她敏銳的思維,清晰的記憶,流利的談吐,將60年前的往事一一道來,令人羨慕不已。閻潤茗告知,近期完成了自傳《九十春秋回憶錄》,這不禁使人對她的養生之道充滿了探知興趣。

?

  順其自然保持心態平衡

?

  從華北國醫學院畢業生到北大醫學院中醫學習西醫班學員,從解放前個體開業者到建國后第一批衛生部干部,從領導管理別人到文革期間成為“反革命分子”,從在縣鄉村傳授中醫針灸知識到出訪海外為外國友人講學和醫療,起起伏伏,風風雨雨,閻潤茗經歷了90個春秋。

?

  “人的一生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只要有勇氣,不畏艱難,就會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 閻潤茗之所以身體康健,與她的堅強意志和毅力分不開,與她順其自然、保持心態平衡分不開。

?

  她清楚地記得,1952年到1957年,在北大醫學院學習的5年內,是她一生中最困難時期。父親逝世,丈夫所在藥廠公私合營以及女兒出生,使她在精神上和經濟上受到很大的沖擊。但閻潤茗想,事已如此,沒有選擇的余地,也無法逃避。必須面對一切,順應一切,克服困難,完成學業。

?

  正因為有良好的心態,閻潤茗如期完成了學習,對中西醫學的認識也大大提高。她認為,中西醫是兩個不同體系,目的都是治病救人,使患者恢復健康。但兩者之間有些地方是不能等同的,如西醫傷寒病絕不等同于中醫的傷寒病;西醫的心肝脾肺腎的功能也不同于中醫五臟六腑的功能。當然中西醫治療方法也各不相同。

?

  她走上工作崗位后,不論在國內,還是國外,不論在城市,還是農村,不論是順境,還是逆境,她都能心平氣和,適應各種環境,運用自己學到的中西醫知識,為國內外患者服務。

?

  生活規律奠定長壽基礎

?

  每天早上6點多起床,中午睡個午覺,晚上10點多睡覺,已成為閻潤茗幾十年的生活習慣。她說,規律的生活對延年益壽很重要。比如睡眠,中醫歷來講究睡子午覺,特別是子覺,這是調整與平衡陰陽的重要一環。

?

  中醫認為,白天為陽,黑夜為陰,子時是人體陰陽更替之時。因此,每天10多點按時睡覺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她說,如今的人們工作重,壓力大,常常熬到深夜,這對身體不利。不好好休息,就會耽誤第二天的工作。長此以往,工作效率談不上,還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損失。如果有條件的話,中午小睡一會較好。

?

  在飲食上,閻潤茗沒有太多清規戒律,有什么,吃什么,從不挑食,大體上以蔬菜、水果、粗糧為主,一般飯菜葷素搭配、粗細搭配,數量以七八分飽為宜。其原則是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

?

  養生之道重在因人而異

?

  中醫講究辨證論治,因人而異,養生也是同樣的。閻潤茗說,如今有人提出某種食物或藥物對人體保健和抗衰老有利,但由于人們的年齡、性別、體質各有不同,生長的地區南北各異,有些食物或藥物對一些人有益,對另一些人則無益。因此,世界上沒有千篇一律的養生方法。

?

  根據自己的體質特點飲食起居,也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從事運動。有的人每天跑步,身體素質提高了,也顯得挺拔結實,但有的人一跑就心慌心悸,大汗淋漓。這說明此人不適合跑步,可以選擇散步、打太極拳、跳舞等運動量小的項目。

?

  一張張紙上寫滿了娟秀的行書,是閻潤茗運動的一種方式。多年來,她一直堅持寫毛筆字,既練腦、練手,又保持心境平和。她說,自己的身體,自己最清楚,不要一味效仿別人,而是應選擇適合自己的飲食品種、運動項目、起居時間等,并做到持之以恒,才能達到養生保健、延年益壽的目的。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