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武則天為參考 學習女性如何養生

?
【byb.cn】?(摘自:華商網)《武則天秘史》近日正在湖南衛視熱播,引出話題無數。武則天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又是長壽的皇帝之一,歷經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唐睿宗四朝,享年81歲。她在唐代政治舞臺上潮起潮落了五十多年,幾乎嘗盡人間各種滋味,直到晚年,她仍然耳聰目明,齒發不衰,還擁有著靚麗的容顏,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那么武則天的養生秘密到底是什么呢?有哪些值得女性朋友們借鑒的呢?
?
?
?
《資治通鑒》記載,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李世民遺詔,命武才人出家于感業寺,唐高宗永徽五年(公元654年)三月武才人奉詔回宮,照此算來,武則天在感業寺當了5年的尼姑。在這5年里,她整日參禪打坐,修身養性,學到了佛家氣功“結跏趺坐”功法,這也成了她長壽的重要原因之一。
?
如今在都市有不少女白領會自發組織去當地的寺廟里參加一日“禪修”,一方面給自己的精神減壓,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禪修”的活動中結交朋友。南京自然醫學會養生康復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王城生曾經為很多白領授課,講授禪修養生。據他介紹,“禪修”養生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寧神靜志的自然療法。該法在醫療實踐中主要起兩種作用:一是強壯正氣,防病保健;二是增強抗病能力,祛病除疾。
?
中醫養生學認為“靜則深藏,躁則消亡”,一個人的神志保持安寧,就能少生疾病,健康長壽;即使患病,亦易治療,恢復健康也比較容易,這是神收藏于內的緣故。反之,躁動不安就易患病,并且得病也不易治愈。故《素問·上古天真論》說“無恚嗔之心……外不勞形于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說的就是精神內守,靜志安神的心理療法在養生延年、防治疾病中的能動作用。
?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