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柏寒56歲早逝病因深度分析

那么,神經性內分泌腫瘤是什么呢?我在網上查閱了大量的文章發現,對其病的描述,幾乎均來自于百度百科,為了網友閱讀方便,我們也只能摘一部分資料。
神經內分泌腫瘤非常罕見,在全部惡性腫瘤中的比例不足1%,多發生于胃、腸、胰腺。在這類腫瘤中最常見的是類癌(編者注:神經內分泌腫瘤的一種,見下文),其發生率大約為2.5/100000,占全部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的50%,根據起源的部位不同,可將類癌分為前腸(肺、支氣管及直到空腸的上部胃腸道)、中腸(回腸和闌尾)和后腸(直腸)。
此類腫瘤可發生于整個神經內分泌系統,但最常見的累及部位是胰腺。根據腫瘤分泌的物質是否引起典型的臨床癥狀可以將神經內分泌腫瘤分為兩大類——有功能性和無功能性。
神經內分泌腫瘤臨床表現有哪些
有功能性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常表現為過量分泌腫瘤相關物質引起的相應癥狀。
1、類癌綜合征:突發性或持續性頭面部、軀干部皮膚潮紅,可因酒精、劇烈活動、精神壓力或進食含3-對羥基苯胺的食物如巧克力、香蕉等誘發;輕度或中度的腹瀉,腹瀉并不一定和皮膚潮紅同時存在,可能與腸蠕動增加有關,可伴有腹痛;類癌相關心臟疾病,如肺動脈狹窄、三尖瓣關閉不全等;其它癥狀如皮膚毛細血管擴張癥、糙皮病等,偶見皮炎、癡呆和腹瀉三聯征。
2、胃泌素瘤:常表現為Zollinger-Ellison綜合征,腹痛腹瀉常見,呈間歇性腹瀉,常為脂肪痢,也可有反復發作的消化性潰瘍。
3、胰島素瘤:臨床癥狀與腫瘤細胞分泌過量的胰島素相關,特征性表現是神經性低血糖癥,常見于清晨或運動后,其它還有視物模糊,精神異常等表現。
4、胰高血糖素瘤:常伴有過量的胰高血糖素分泌,典型表現是壞死性游走性紅斑伴有貧血以及血小板減少,大約半數患者可有中度糖尿病表現,還可能有痛性紅舌、口唇干裂、靜脈血栓、腸梗阻及便秘等表現。
5、VIP瘤:典型癥狀是Verner-Morrison綜合征,即胰性霍亂綜合征,表現為水樣腹瀉、低鉀血癥、胃酸缺乏癥和代謝性酸中毒。
無功能性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常缺乏典型的臨床表現,就診時往往已經出現肝轉移。
如何診斷神經內分泌腫瘤
專家介紹說,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診斷分定性診斷(檢測特異性的異常分泌激素水平)和定位診斷(各種影像學檢查)兩種。鉻粒素A(CgA)水平是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特異性指標,是臨床最為常用的定性診斷方法。
影像學檢查是定位診斷的主要方法,還可以同時監測治療過程中的反應。其中PET檢查和生長抑素受體顯像檢查,由于其敏感度較高,在診斷過程中被醫生更多地使用。PET對于腫瘤早期診斷比CT和核磁更為敏感。生長抑素受體顯像的敏感性則根據腫瘤的類型而有所不同,胃腸胰腺神經性內分泌腫瘤敏感性較高。
如何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
目前臨床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一般采取生物治療、化療和手術切除等手段。生物療法主要為生長抑素類似物,例如長效奧曲肽,可通過促進凋亡和使細胞周期停滯而減少腫瘤分泌,抑制腫瘤生長。
長效奧曲肽目前已經成為胃腸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全球治療金標準。來自于35825例神經內分泌腫瘤病例的研究數據顯示,通過長效奧曲肽治療遠處轉移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的生存時間明顯延長,中位生存期由18個月提高到39個月。臨床上,不能手術的中低增殖度晚期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化療多是一線的治療選擇。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襪04-03
- [本站]說說過敏那點事03-27
- [本站]從春眠不覺曉這首詩說起03-20
- [本站]說說抑郁癥那點事03-13
- [本站]東北.糖尿病高發.滑雪03-06
- [本站]AI讓醫療平權正變為現實02-27
- [本站]急性胃痛剛好又出現體位性眩...02-20
- [本站]春節夜急性胃痛用Deeps...02-13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