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V養生堂李太生體溫的預言全集

?
【byb.cn】?2012年6月16、17日,北京協和醫院感染科李太生教授做客北京衛視養生堂欄目,為您帶來《體溫的“預言”》,精彩節目敬請收看~
?
嘉賓簡介:
?
?
李太生,1963年出生于河南省林縣(今林州市)。1984年畢業于廣州中山醫科大學,并獲學士學位。1990年獲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碩士學位,93年至99年在法國巴黎PITIE醫院學習工作,并獲博士學位。1998年被法國授予"優秀外國醫師獎--維多利亞雨果獎",是首次獲得該獎的中國人。現為北京協和醫院內科學系副主任、感染內科副主任和艾滋病診療中心主任。任衛生部艾滋病臨床專家組副組長和衛生部艾滋病專家咨詢委員會臨床組副組長,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分會常委兼艾滋病學組組長、中華醫學會熱帶病和寄生蟲分會常委,是我國著名的感染疾病專家和艾滋病專家。
?
借助一支溫度計,可以“預告”健康信息。體溫變化,是很多疾病的預警信號。北京衛視《養生堂》 6月16日星期六,17日星期日,特邀北京協和醫院感染科李太生教授講解《體溫的“預言”》。
?
適當的發燒是身體正常的免疫反應,是身體的防御機制在起作用。但超過38℃,身體健康就可能受到危害。
?
體溫每升高1℃,機體的代謝就會增加13%。發熱時增加機體對氧的消耗,加重人體內器官的工作負荷,嚴重時可導致器官功能衰竭。
?
? 發熱時候,人體產熱過多,機體必須加速散熱,以盡可能調整體溫,從而導致心率增快。體溫每升高1℃,心跳每分鐘增加10~20次,使心臟血液的搏出量增多,從而加重心臟負荷。如果心跳不加快,反而可能是特殊的感染,比如傷寒、特殊心臟疾病等。
?
持續高熱使人體防御疾病的能力下降。不但不利于疾病的恢復,反而增加繼發其它感染的危險。
?
高熱影響人體消化。發熱的時候胃腸道蠕動變緩,消化液分泌減少,導致腹瀉或者便秘。建議可以吃一些稀的食物,比如雞蛋羹、大米粥等等。
?
一般來說,人體正常體溫平均在36~37℃之間(腋下),超出這個范圍就是發熱,38℃以下是低熱,39℃以上是高熱。40℃ 以上隨時有生命危險。
?
發熱伴有以下癥狀建議及早就醫:小孩打蔫;(各年齡段)頭疼、吐;皮膚上有出血點;氣喘。
?
發熱是一種常見的癥狀,它本身不是病,一定是有某些原因,引起發熱。正常情況下,突然發熱,90%以上病毒感染,3天,最多一個星期,趨于好轉。如果超過3天發熱沒好轉,就該去看。過了一個星期還沒好,考慮復雜感染,也可能是腫瘤,也可能是風濕免疫病。85%-90%的發熱病人能查出病因,其中50%感染性疾病,20%是免疫,20%是腫瘤。還有一些完全找不到原因。
?
用腋下測溫法要注意,別在運動后或喝熱水后測量,要在平靜狀態下量體溫,10分鐘后,取出看度數并作好記錄。現在口表和腋表是同一種表,但是注意不要兩表混用。口腔測溫時,先要消毒體溫計,將口表水銀端斜放于舌下,囑病人閉口用鼻呼吸,勿用牙咬體溫計,5分鐘后取出。什么溫度就是發燒了呢?見下圖。
?
主持人:悅悅
本期嘉賓:北京協和醫院感染科內科主任(李太生)
現場觀眾互動
嘉賓提示:體溫每升高1度,心跳每分鐘增加10-20次
持續高熱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力
嘉賓提示:感冒時期不應該空腹,也不應吃得太油膩
觀眾互動
??
李醫生告知人體體溫由正常到超高熱各應適應哪種溫度?
發熱伴有以下癥狀建議及早就醫
體溫計應該有幾種使用方法?
測量體溫的三種方法
李醫生現場演示如何檢查是否有發熱
?
?
- [視頻-講座]養生堂王衛國保護人體生命樞...09-18
- [視頻-講座]這款美鼻神器真有那么神?05-24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溫建民繭子背后有隱...04-26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王霄智齒需要拔嗎04-10
- [視頻-講座]養生堂郭偉怕冷背后暗藏腦梗...02-07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王傳林致命的傷口狂...11-14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王傳林致命的傷口破...11-13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范學順便血就是痔瘡...10-31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