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中醫多行醫煎藥費將納入醫保

本報訊 (記者魏銘言)北京市政府昨日印發了《關于促進首都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意見》,提出18項扶助性舉措,逐步將門診煎藥等特色中醫診療項目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報銷范圍。
市政府《意見》要求,中醫院向患者提供的診療服務,收取辨證論治費和處方調劑費。而這兩項費用,將納入基本醫保報銷范圍,以鼓勵更多醫療機構提供,并引導群眾選擇價格低廉的中醫藥特色服務。
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期將要出臺的醫保新政策,將把現在完全由患者自費負擔的3元一副的門診煎藥費,納入基本醫保報銷范圍,按照年度門診費用的1800元起付線和相應報銷比例報銷。
今后,還將在醫保目錄中逐步增加特色中醫診療項目和特色中藥,醫院內中藥制劑也有望納入醫保報銷范圍。
這位負責人還表示,針對針灸和傳統中藥飲片等特色中醫藥診療收費,將在現有基本醫保報銷基礎上,再出臺優惠政策,減少患者的自付費比例。
北京市市長郭金龍昨日稱,“北京有深厚中醫藥積累,中醫藥簡便驗廉的特色和優勢,將在政府破解當前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中,擔負特殊使命。”為促進京城中醫中藥的發展,北京市政府提出了老中醫帶徒獲獎勵、全額補償公立中醫醫院工資、中醫專家將獲準多地點行醫等18項措施。
【措施1】 老中醫帶徒最高獎10萬
扶助舉措中最早實現的是對名老中醫“師帶徒”的支持和鼓勵。昨天,金世元等55位完成首期“帶徒”中醫傳承任務的市級和國家級老中醫,獲得政府獎金累計466萬元。北京市政府提出,對傳授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的名老中醫,將給予6萬至10萬元獎勵。
【措施2】 中醫院工資政府全額補貼
《意見》提出,北京將建立對政府主辦的中醫醫院實行中醫特色服務年度績效考核制度,考核合格的中醫院在崗人員基本工資、國家規定范圍內津貼由財政全額撥款。徹底扭轉目前“以藥養醫,以西養中”的運行機制,為醫院堅持公益性的中醫藥服務提供保障。北京市中醫局介紹,財政將下達1.8億元補充撥款,全額保障公立中醫醫院工作人員的工資和津貼。
【措施3】 鼓勵老中醫多地點行醫
《意見》首次提出創新中醫執業醫師注冊管理模式,允許公立醫院的名中醫師到執業注冊地點以外的社區、農村行醫。北京市中醫局解釋,全市有中醫醫師資格的醫生近6000人,中級以上的專家才有資格多地點行醫,在所屬醫院外的醫療機構或藥店行醫,要到所屬區縣的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措施4】 脊柱保健操將進校園
在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設置中醫中藥室,鼓勵中醫藥進社區的基礎上,今后,北京市政府還將扶持中醫保健法進校園和機關。比如,今年計劃在中小學校園推廣中醫眼保健操和脊柱保健操,從小預防近視和頸椎、脊柱病;在校園、機關、社區推廣適應季節、環境變化的中醫養生保健操。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