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孫燕:為何腫瘤越來越多

?
在腫瘤的形成中,大家最關心的是導致腫瘤發生的外因,但越來越多的事實告訴我們內因也很重要。目前已經證實的有遺傳、營養和內分泌失調、細胞免疫缺損和長期過度應激反應如精神緊張和其他不良刺激等導致各種正常調控機制失調,再加上長期外因的作用,細胞發生一定變化,初期表現為難以治愈的炎性反應、增生或過度增生。一般在這些“癌前病變”時期一定程度上是可逆的。但如果已經出現“惡變”雖可有一定階段性,一般是不可逆的。
?
【防癌關鍵】
?
遠離輻射、生物性感染等致癌因素
?
“我們總結了防癌有四原則,第一條就是遠離致癌因素。”孫燕說,致癌因素有許多種,原子彈爆炸、切爾諾貝利、福島的核輻射,會造成癌癥高發,很低劑量的輻射也會造成對人體的危害。有的人淋巴系統敏感,會因輻射引發淋巴瘤,婦女甲狀腺對放射線特別敏感,即便是低劑量的輻射,也容易引起甲狀腺癌。
?
食物當中的亞硝胺和一些化學添加劑是致癌物,抽煙可以致癌,愛吃洋快餐等不良生活方式導致肥胖,肥胖者容易導致癌癥,這些都是常識。
?
“另外,許多生物性感染會間接導致癌癥。”孫燕教授強調說,“乙肝、丙肝和戊肝都可以引起癌癥。乙肝患者中還有抗原、肝炎還在體內沒有被完全消滅的病人,應該得到及時救治,否則容易轉化為肝硬化、肝癌。”
?
“許多艾滋病人,最后并不是由于衰竭而死,而是因為死于并發的癌癥。”除了肝炎感染外,艾滋病病毒也能間接誘導出腫瘤。
?
“中國人感染較多的EB病毒,可以引起鼻咽癌。”孫燕說,還有好多病毒,本身并不直接引起癌癥,比如說孫中山是由于愛吃魚生,被肝吸蟲這種寄生蟲引起長期慢性炎癥,誘發膽管性肝癌。
?
“環境污染、空氣污染等導致環境中的致癌因素增多的同時,也增加了許多促癌物。”孫燕說,吸煙和大氣污染協同作用,造成的肺癌發病率比正常人要高8倍,經常烹調、愛抽煙的人的肺癌發病率比正常人高12倍。“兩個附加因素在一起,會互相促進,有協同作用。”
?
而促癌物中,最大的促癌因素是免疫功能下降。“器官移植的人群里得癌癥比正常人高23倍,過度疲勞和過度精神刺激,會導致神經內分泌紊亂,免疫功能下降。”
?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