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V養生堂姜保國讓臂膀擺脫束縛

?
【byb.cn】?2012年9月8日、9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創傷骨科主任,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姜保國)做客北京衛視《養生堂》節目,為您帶來《讓臂膀擺脫束縛》,共2集,敬請收看~
?
嘉賓簡介:
?
姜保國
?
?
姜保國,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創傷骨科,教授,主任醫師。擅長周圍神經損傷,關節周圍骨折,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學。
?
現任:
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創傷骨科主任、北京大學交通醫學中心主任、北京大學醫療質量管理研究所常務副所長。
兼任:
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常委、秘書長、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骨與關節損傷學組組長、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創傷學組副組長、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足踝外科學組副組長、北京市創傷學會主任委員、北京市骨科學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院協會常務理事 《中華創傷骨科雜志》副主編、《中華創傷雜志》副主編、《中華創傷雜志英文版》副主編、《中華顯微外科雜志》副主編、《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副主編、《中華骨科雜志》常務編委、《中華手外科雜志》編委、《中華實驗外科雜志》編委、《中國脊柱脊髓雜志》編委、《中華外科雜志》編委。
?
主要學術研究及成就:
?
周圍神經損傷和修復的相關研究
依據周圍神經選擇性再生理論和神經再生放大理論,提出替代傳統神經外膜縫合的小間隙套接縫合技術,逐步進行哺乳類動物實驗及靈長類動物實驗,均獲得了可靠修復效果,證實了小間隙套接縫合替代傳統神經外膜縫合方法的可行性。同時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套管,使小間隙套接縫合技術有望成為周圍神經損傷修復的新方法。
?
系統研究了周圍神經可延長性的生物學基礎及可延長極限,為應用神經延長技術修復神經缺損提供了確實可靠的理論基礎;提出神經再生多因素共濟調控假設,通過動物實驗證實中藥復方紅芪促進周圍神經再生作用。
?
根據神經再生放大現象和小間隙套接縫合技術理論,通過動物實驗驗證應用細小神經修復粗大神經的可行性。
?
? 以上相關研究先后發表論文25篇,其中在SCI收錄的期刊《Reconstructive Microsurgery》《Eurpean Neurology》、《Artificial Cells Blood Substitutes and Biotechnology》等雜志7篇。先后獲得發明專利3項,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2次,中華醫學會科學進步獎1次,06年相關研究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資助。
骨與關節損傷的臨床與基礎研究
帶領學科聯合國內幾家知名醫院創傷骨科,對關節周圍骨折進行規范化的回顧性研究,研究先后列入國家“十五”攻關計劃和北京市科委重大科技項目培育專項,并獲得了“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研究目標是完成關節周圍骨折的規范化治療指南。研究結果在國內期刊雜志上發表文章20余篇,截止到06年底被引用率達173次。出版相關專著2部,譯著1部。
?
從臨床伴中樞神經損傷的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速度明顯加快這一現象,結合該類病人血清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濃度明顯升高,系統研究了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與骨折愈合的相關性,試圖找到有效促進骨折愈合的相關物質,研究結果發表在《Artificial cells. Blood substitutes and Biotechnology》等雜志,相關研究并列入國家“973”項目子課題,首都發展基金項目。
?
通過重建CT觀察人群的椎弓根,總結大量椎弓根的解剖數據,闡明了椎弓根釘直徑與椎弓根峽部的關系,將椎弓根內固定術從經驗性手術過渡到依據術前CT測量的科學性手術,并在國際上率先提出“椎弓根峽部”的概念,相關研究發表在骨科權威雜志《Spine》上。
?
很多人在肩膀疼起來之后到醫院看病,醫生就說是肩周炎。時間長了,有這種就診經歷的患者多了,逐漸的老百姓都知道肩痛就是肩周炎了。肩周炎這個名詞最早是美國人和法國人提出來的,當時對肩部疾病的認識還不深入,因此就把表現為肩部疼痛和活動范圍受限的病癥稱為肩周炎,其實是籠統而且含糊的。隨著現代醫學對肩部疾病的認識越來越清楚,大多數疼痛的具體原因都已經找到,肩周炎這個詞已經在醫學診斷名詞中不存在了,現在所謂的肩周炎只是老百姓對肩痛的一個俗稱。
?
很多患者有這種體會,如果你問一下他的就診經歷,通常都是這樣的:肩痛,就診,醫生說“你得的是肩周炎,沒有什么好辦法,過一段時間自然就好了,現在就忍著疼使勁練”。然后患者就去鍛煉,有的爬墻,有的在健身器上牽拉肩關節,還有的去找人去掰,結果常常越練越疼,整個治療過程非常痛苦。效果不好的最主要原因還是治療方法過于簡單:戴上肩周炎的帽子,然后使勁忍痛鍛煉。對于肩痛患者,應該先搞清楚導致肩痛的原因,然后再采取對應的治療方法。只有診斷清楚,才能對癥下藥,取得好的效果。
?
傳統的爬墻等恢復訓練并不是一點用處沒有,有一些肩痛的患者是可以做這種恢復訓練的,就是凝肩的患者,凝肩和我們傳統意義上的肩周炎是比較類似的。凝肩指的是肩關節疼痛并活動范圍明顯受限,最大特點是肩關節主動活動范圍和被動活動范圍同樣受限。
?
凝肩與糖尿病有很大的關聯。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長期使用胰島素的患者出現凝肩的機會是15~35%。特點是癥狀嚴重而且頑固。也有很多由凝肩轉而發現有糖尿病。因此,對于沒有糖尿病史的凝肩患者要檢查血糖。
?
凝肩最主要的表現就是關節囊的炎性反應和攣縮,限制關節的活動范圍。典型的凝肩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
有一個動作很適合凝肩患者進行日常恢復訓練,叫做鐘擺練習:彎腰使上肢自然下垂,順時針和逆時針旋轉肩關節,范圍從小到大,可以松解肩關節周圍粘連,改善關節活動范圍。
?
凝肩的康復訓練:
?
外旋練習:上臂位于體側,屈肘90度,健側手向外推患側手腕,練習目的是牽拉前方關節囊。
?
上舉練習:健側手托著患側肘關節向前上方舉,目的是牽拉下方關節囊。
?
摸對側肩膀:患側手放在健側肩上,健側手將患側肘關節向內側推,目的是牽拉后方關節囊。
?
爬墻:手指牽引肩關節逐漸上舉,到最高水平后維持10秒鐘,然后再由手指牽引下來。目的也是練習下方關節囊。
?
每天練習3~5個單元,每個單元包括上述動作10次。
?
有效性評價:每個動作做到最大程度,出現關節牽拉感但又沒有嚴重的疼痛為合適,訓練完成后沒有引起嚴重的持續的疼痛為限。
?
以前都認為肩周炎是可以自愈的,所以尋求積極治療的患者很少。其實很多原因所致的肩痛都不是自愈性的,反而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變得越來越重。只有極少數的肩痛,比如我們所說的原發性凝肩存在自愈的可能性,但多數還是會殘留功能障礙。
?
肩痛也和很多內科疾病有關,比如肺尖部的癌癥。肺癌可以壓迫臂叢神經引起肩痛,而且會在咳嗽、咯血、胸痛等呼吸道病癥之前發生。如果是單側肩痛,而且伴有咳嗽、咯血病癥,則應盡早拍胸片排除肺癌。
?
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肩痛,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醫。
除了凝肩之外,中老年人最常見的肩部疾病就是肩峰撞擊綜合癥,占到門診肩痛患者的40%。它是由上臂上舉后肩袖受到肩峰的壓迫造成。
?
肩袖是由崗上肌,崗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圓肌這四塊肌肉的肌腱構成,這些肌肉包繞肱骨頭,起著上提和旋轉肩關節的作用。
?
肩峰是肩胛骨的前緣。它在肱骨頭的上方,當臂上舉時,肩峰檫過或撞擊肩袖的表面。這就造成了肩關節的疼痛和活動受限。
撞擊肩可以通過適當的休息和恢復訓練進行治療,如果放任不管,最后會演變成肩袖撕裂,就無法通過自我鍛煉進行治療了,只能進行手術。
?
我們的肩膀由于它特有的生理構造,就注定它所受到的磨損要比其他關節更為嚴重,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大,韌帶、肌肉都會出現不可避免的退行性改變,這是發生撞擊肩的根本原因。但是并不是每個人上了歲數都會出現撞擊肩,因為撞擊肩的出現還需要一定的誘因,我們在生活中可以加以注意。
?
日常生活中乘坐公交車,如果我們拉著公交車頂部的拉環,一旦遭遇突然剎車,這種突然的外力就有可能造成撞擊肩。
?
很多中老年人有養寵物的習慣,尤其是養狗的人很多,在遛狗的過程中,如果狗狗突然收到刺激,會猛地牽拉養狗人的手臂,造成撞擊肩。
?
日常生活中還有一個中老年人最容易遇到的情況就是摔倒,碰到了肩部,摔倒的人往往只擔心骨折,經X光、核磁共振檢查發現沒有骨折,就覺得萬事大吉,不會注意到肌肉和韌帶的問題。就算有疼痛也不會到醫院就診,這也是撞擊肩的一大誘因。
?
?主持人:悅悅
本期嘉賓: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創傷骨科主任(姜保國)
姜主任提示:肩疼不等于肩周炎
現場觀眾互動
現場醫生為觀眾檢測頸肩問題
凝肩人群發生率
歸納頸肩疼痛與其它各類病的聯系
姜主任提示:糖尿病患者出現凝肩的機率是15%-35%
肩關節外科常見疾病
觀眾互動
醫生現場教觀眾如何治療凝肩癥
?
- [視頻-講座]養生堂王衛國保護人體生命樞...09-18
- [視頻-講座]這款美鼻神器真有那么神?05-24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溫建民繭子背后有隱...04-26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王霄智齒需要拔嗎04-10
- [視頻-講座]養生堂郭偉怕冷背后暗藏腦梗...02-07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王傳林致命的傷口狂...11-14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王傳林致命的傷口破...11-13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范學順便血就是痔瘡...10-31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