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V養生堂動出健康活出精彩全集

?
嘉賓介紹
?
嘉賓一:
?
于康,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教授,主任醫師營養科副主任。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臨床營養學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營養學會臨床營養分會委員,中國烹飪協會營養專業委員會理事及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循證臨床營養委員會青年委員兼學術秘書,北京昭光大眾健康研究所客座教授,北京市健康教育協會常務理事,衛生部營養標準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孤殘兒童醫療救助顧問團副團長,《中國臨床營養雜志》副總編,《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編委,《食品安全與健康顧問》編委,《糖尿病天地》編委,《循證醫學雜志》和《健康世界雜志》特邀編委。 已在中國核心醫藥期刊及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40 余篇。
?
嘉賓二:
?
付國兵,男,1961年生人,民建會員,碩士生導師,1978年10月至1983年7月就讀于北京中醫學院中醫系。畢業后一直從事推拿科的醫療、臨床教學與科研工作。2008年6月晉升為主任醫師,2009年晉升為教授。現任中華中醫藥學會推拿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疼痛分會常務委員、北京按摩學會副會長、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傳統醫學診療中心主任、按摩理療科主任。
?
嘉賓三:
?
任滿迎,北京體育科學研究所競技體育研究室主任。
?
一談到肌肉,許多人都認為是年輕人的“專利”。其實肌肉與健康息息相關。隨著年齡增長,肌肉逐漸減少的情況在醫學上有一個專業名詞,叫老年肌肉衰減癥,或通俗一點的叫法就叫肌少癥。像活動能力的下降,稍微走動就覺得累,只是初期的癥狀表現,如果不引起重視的話,會逐漸發展到容易跌倒、骨折等。而且,老年人過快地出現嚴重的四肢肌肉衰減的癥狀,將增加死亡的危險性。
?
體重過低或過高都會增加死亡率,亞洲人體重指數在22.6-27.5死亡風險最低。因此,有必要重視老年人的肌肉衰減和體重低下的問題。老年人并不是越瘦越好,“千金難買老來瘦”的傳統觀點必須要糾正,胖瘦要適當,不能過分瘦。這一點,老年朋友們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
肌肉衰減癥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逐漸增加,60歲以上老人發病率為30%,80歲以上為50%。所以,對于60歲以上的老年人尤其要引起重視。這個病的發病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營養不良,特別是蛋白質營養不良和身體缺少活動是兩項重要危險因素。因此,需要加強營養和活動。
?
為什么隨著年齡的增加,人的行動都會變得遲鈍。這主要是因為肌力下降和神經系統能力降低造成的。對于因年齡增長引起的肌力下降,已經被很多研究證實。這主要是因為隨年齡增長,人體肌肉中收縮速度快、力量大的快肌纖維比例下降和肌纖維變細造成的。例如,肌力最容易下降的股四頭肌的粗細度在25-30歲達到頂峰后,每年都會減小1%。這就意味著,從30歲到80歲的50年間,肌肉的粗細度會減少50%,也就是說會減少一半左右,這就像是兩條腿變成了一條腿。因此老人在站起來時,顯得很費力也并非沒有道理。所以應該了解每個年齡段的不同人群的體脂含量。
?
因此老年人必須進行力量訓練:它可以延緩衰老。適當的肌力訓練可以降低肌肉萎縮的進程,并使肌纖維變粗,肌肉變得強壯。肌肉強壯,人體的運動能力就會很好,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其次,強壯的肌肉和強健的骨骼是相輔相成的,你能舉起的重量越大,你的骨骼所能承受的壓力就越大,所以肌力訓練還可以延緩老年人骨質疏松的發生,并可以通過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來增強老年人的免疫力。
?
老年人如何鍛煉肌肉呢?推薦老年人可以進行慢速力量訓練法:即將“肌肉在用力做動作時始終不松懈和慢速起、慢速放”作為要點。例如在做半蹲起時,我們可以應該在膝蓋完全伸直之前停住,并再次下蹲,做到3-4秒蹲起,再用3-4秒蹲下”。這種方法既安全,又不需要很重的負荷,而在后半段又不得不使用快肌纖維,所以是非常有效的。對于剛入門的老年人,不建議過多或過大的刺激局部環節,這可能會因為活動部分的肌肉血管會舒張,大部分不活動的肌肉血管則收縮,從而引起血壓顯著升高,加重心臟負擔。所以專家推薦老年人進行全身力量訓練的方式,例如啞鈴的全身運動組合。
?
嘉賓: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于康)
嘉賓: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推拿理療科主任(付國兵)
嘉賓:北京體育科學研究所競技體育研究室主任(任滿迎)
邀請一老人現場秀肌肉
現場測握力
觀眾測握力
老人測握力
現場分析肌肉對于身體的影響
現場邁克秀臂力
老人秀臂力
體脂肪含量對于成年與老年的比例
這張曲線圖可以說明最佳BMI值與疾病風險
現場觀眾秀俯臥撐
李老分享自己的健康秘籍
老年人的食譜建議
牛街擲子第四代傳人 李寬
李寬介紹擲子怎么扔,有何技巧
李寬帶領隊友現場表演扔擲子
嘉賓教兩位主持人如何練臂力
現場觀眾互動
?
- [視頻-講座]養生堂王衛國保護人體生命樞...09-18
- [視頻-講座]這款美鼻神器真有那么神?05-24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溫建民繭子背后有隱...04-26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王霄智齒需要拔嗎04-10
- [視頻-講座]養生堂郭偉怕冷背后暗藏腦梗...02-07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王傳林致命的傷口狂...11-14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王傳林致命的傷口破...11-13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范學順便血就是痔瘡...10-31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