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醫生猝死 生前常工作至凌晨

?
王姚斐到底有多累?昨日,記者采訪了他的同事與領導。省立醫院骨科的趙醫生向記者描述了王姚斐生前幾天的工作狀態。“那幾天看得出來他確實累。”趙醫生說,在出事前的兩天,王姚斐在醫院急救中心值了24小時的班,后來又到病房正常上班,出事前一天中午,他與趙醫生一起做了一臺手術,下午1:50,因為要趕去南區門診值班,他提前離開了手術室。5點多門診結束后,他沒有下班回家,又返回本部(注:其間他去看了一下他的母親),與領導一起商量第二天的一臺手術,直到晚上7:30才離開醫院。
?
王姚斐的一位同事通過短信向王祚宏道出了他們的辛苦,“值班急診時,最多一天要接待40位病人,大部分都是要打石膏清創的。”這位同事說,吃個飯也要斷斷續續地吃上一兩個小時,忙的時候一夜都不能睡,但第二天還要繼續上班。
?
“他是一個優秀的醫生,在骨瘤治療方面很有造詣,也是醫院重點培養的領軍人物,他這一走,給醫院帶來了巨大的損失。”昨日,省立醫院骨科主任尚希福對王姚斐的去世表示極大的遺憾,他說,王姚斐工作一年多來,先后申請主持了一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一個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還在國際權威刊物上發表了3篇論文,這是一般醫生根本就做不到的。
?
據尚希福介紹,王姚斐的工作一般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急診值班、門診值班、臨床工作與科研工作。“正常在醫院的上班時間,他根本做不了科研與寫論文的事,這些都是靠他在家完成。但是他從來不說累,總是按時上班。”尚希福說,王姚斐所承受的累與壓力其實普遍存在于醫生身上,“我們要做這么多工作,經常連雙休日都沒有,另外,病人對我們期望值也很高,有時候還要承受病人或社會的誤解。”
?
“他是長期過度疲勞致死的,說白了就是累死的。”說到這,尚希福的眼圈不禁紅了。
?
鏈接
?
專家提醒,長期從事高強度工作的人士、IT業人士、老年人、冠心病患者、肥胖人士等五類人群是猝死高發人群,需要特別注意預防心臟性猝死。而一般來說,疲勞只是猝死的一個誘因,大部分是原來有心臟病或者其他疾病的朋友,只是癥狀沒有發現。因此,預防猝死首先要留意自己身體的狀況,定期到醫院檢查有無健康隱患;其次,要盡量避免引起猝死的誘因,例如:過度疲勞、熬夜、超負荷運動。如果晚上經常加班,要注意勞逸結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飲食,適量運動。(
?
?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