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常輸液血管會留玻璃渣 可能嗎?

【byb.cn】(摘自:搜狐健康)常輸液會在血管中留下“玻璃渣”、“塑料渣”?這一觀點近日在網上被廣為傳播,是否真會這樣?廣東省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林曉源教授直言:“有可能!”他說,每次看電視上有些醫院里一排排的孩子在輸液,“讓人心驚”!
?
常輸液血管會留下“玻璃渣”?
?
兒科專家認為有可能,“個別醫院亂輸液讓人心驚”
?
兒童常輸液血管中會留下“玻璃渣”的說法出自近日一個兒科學術會議。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副院長陳運彬在會上說:根據國外的一項檢查,經常輸液的孩子,血管中有很多玻璃渣或塑料殘渣,這會造成血管壁粗糙,日后可能導致膽固醇高,容易引起動脈硬化。
?
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陳運彬又解釋說:該說法來自國外一項動物實驗結果,“研究人員在動物身上做過實驗,解剖發現輸液多的動物血管中留有玻璃渣”,“這里所謂的玻璃渣并非肉眼可見”。
?
常輸液真的會在血管上留下玻璃渣或塑料渣?林曉源坦言:“有可能!”他解釋說,這和溶媒(葡萄糖、生理鹽水等)的純度有關,現在所用溶媒基本上都是國產的,大多質量有保證,但也有些純度不夠,液體中有不溶的微小顆粒,常輸液這種顆粒就會積存在毛細血管壁上,尤其是肺部的毛細血管上,為健康留下隱患。
?
“現在液體療法有濫用現象,最好是能不用盡量不用!”林曉源說,“輸液在醫學上是有適應癥的,國外很少輸液。”“我有時看電視,看到有省內的個別醫院,輸液的孩子坐得一排一排的,讓人心驚!”
?
林曉源說,現在正規醫院已經在控制輸液,不會輕易輸液。什么情況下才輸液?他說,輸液的適應癥一般是危重病、吃不下東西的病、中重度脫水、必須用靜脈注射藥物的病等。“現在有的孩子感冒、發燒就要去輸液,這是不對的,也完全沒必要!”
?
林曉源說,現在有些家長和個別醫生存在認識誤區,認為輸液治病快、效果好,“其實不一定,很多腸溶性藥物的吸收也非常快”。另外,有些基層醫生害怕產生醫患糾紛,家長提出輸液,他就照辦,“沒起到對患者的專業引導作用”。
?
常輸液會有哪些壞處?林曉源說,除了有可能在毛細血管中留下微小顆粒外,還有重要一點是,液體是直接進入血管的,萬一有污染,會造成嚴重后果。“一般來說,溶媒本身不會有污染;不過配藥、輸液的過程中,一個環節不慎,就有可能產生污染。”(記者 夏楊)
?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