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問診興起 仍與面診有差距

【byb.cn】(來源:新京報)網絡問診只能提供咨詢建議,而非診療診斷。根據出現的癥狀在網上搜索病癥、病因,幾乎所有人都足不出戶做過“自我診療”。專業健康網站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的網絡咨詢、視頻問診,更是解決了許多人“掛號難”的燃眉之急。借助新媒體平臺的優勢,通過APP等手機客戶端,在多樣化問診渠道的同時,也將普通的尋醫問藥拓展至線下的體檢、掛號綠色通道等整體健康管理領域。但在海量、零碎信息的互聯網時代,如何去偽存真、尋得良醫和良方,卻是需要體制、監管、認證、個人科學素養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
網絡問診形式
?
電腦
?
搜索引擎 在搜索引擎中輸入病癥如“偏頭 痛的原因”、“風熱感冒與風寒感冒 的區別”、“乳腺增生會不會轉變為 乳腺癌”等內容,立即就能彈出由網 民、網上醫生提供的各種建議、診 斷、防治方法,或直接在論壇上問診;
?
專業健康網站 在好大夫在線、家庭醫生在線等專業健康網站上直接向有資質的大夫進行咨詢;不少健康專業網站嵌入了預約掛號、電話咨詢、體檢和就醫 綠色通道等線下服務;
?
微博
在微博上通過醫生直接提問;
網絡醫藥平臺 網絡醫藥平臺也開始涉足 醫藥電 商行業,人們可以在網上購買OTC藥品;
?
手機
?
專業健康網站客戶端產品 如春雨掌上醫生、家庭醫生在線的 “掌上家庭醫生”;
健康彩信 嵌入了預約掛號、電話咨詢、體檢和 就醫綠色通道等線下服務的健康彩信;
?
網上咨詢滿足個性化健康訴求
?
“當下新媒體中的醫療健康信息80%是垃圾,如何選擇信息是關鍵問題。”北京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長劉秀榮說,官方口徑的信息相對來說更權威、更直接,現在北京市正在努力做類似“健康百度”這樣的網站,但難度較大。她認為,每個媒體發布平臺都應該有相應的管理部門,大夫在微博上應該以健康教育為主,對普遍性的問題給予借鑒性的建議,對于在診室里面的一問一答的方式在新媒體如微博平臺上則不能草率回答。
?
“呼吸科的大夫當然不能去做泌尿科的問診,專業資質是健康傳播的前提條件,而醫生的話往往平實、不博眼球,所以如何將專業、準確的信息傳播出去,是需要醫生和媒體、相關機構共同推動的。”中日友好醫院呼吸內科醫生、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副總干事張永明認為。
?
而身為媒體人的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編導張自力認為,新媒體傳播健康教育的真正關鍵在于滿足個性化需求。比如春雨掌上醫生這樣的“點對點”的個性化需求定制信息平臺,真正體現了新媒體的特點,是表現力最強的信息,而不是量大且毫無針對性的信息海洋就是新媒體。網上健康咨詢滿足了越來越個性化的健康訴求。
?
健康咨詢與一般網絡互動不同
?
“健康咨詢必須是專業、嚴肅和嚴謹的,這與一般網絡互動有很大區別。”家庭醫生在線CEO鄭文藝說。互聯網的信息海里充斥著不權威、不專業甚至是謬論、謠傳,但健康知識恰恰是最不能亂說的,不能靠小道消息、八卦傳聞,“健康網站不僅僅是一個平臺,如果沒有對醫療資源的把握和對未來發展的正確價值取向,就會出大問題。在遵循新媒體海量資訊特征的同時,家庭醫生在線專門辟出一個角落,由權威醫學專家直接與網民互動,向網民給出權威、專業的解答,也方便類似病癥患者進行查閱。”
?
談到與醫生和醫院的合作問題,鄭文藝說,“我們重點打造肝病、糖尿病、腫瘤、眼科、中醫等知名專家任主編的頻道的家庭醫生在線,與廣東省權威的三甲醫院在醫院層面上直接展開重點頻道合作建設,與醫院和醫生直接簽訂健康服務合作協議。比如說,與南方醫院肝病中心共建的肝病頻道、與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共建的糖尿病頻道。重點頻道的主編或由中華醫學分會主委、國醫大師等全國范圍內的學科帶頭人,或由全國知名的學科領域專家擔任。”
?
■ 答疑解惑
?
網上問診多起到導診作用,不能取代面診
?
Q網絡問診僅僅是病人甚至病人家屬陳述病情,醫生沒法實際面診,如何保證不會被誤診呢?
?
好大夫在線網站副總裁張熙:醫生需要通過詳細的詢問病癥發展過程、病史、疾病家族史、用藥,當面觀察病人的病情,配合現代醫療器械的檢查來進行診斷、治療。虛擬空間里目前還無法面察親觀病狀,網上咨詢自身定位是解決醫生和患者的聯系,不能做診斷。因為醫生沒見到患者之前給診斷對雙方來說都有很大風險,這個行為本身在醫療體系里是被禁止的。
?
所以我們特別強調“網絡上任何關于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面對面診斷”,在患者見到醫生之前,網上提供的咨詢服務是輕量級的診療建議,不能作為診斷。網絡問診更多提供的是健康建議、或進一步就醫指引,無論網絡問診如何發展,均不可能代替醫院診療。網上咨詢無法代替面診,嚴格會診一定要發生在醫院。
?
春雨掌上醫生市場總監盧杰: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家庭醫生的首診往往是先觀察,而中國則是先進行檢查,在醫療資源不平衡的情況下,網絡問診解決的重點不是病癥如何治好,而是導診、分診。目前,網上診療還不成熟,很多疾病是不能在網上明確診斷的,只有明確指示的如靜脈曲張這樣的疾病不用當面看。
?
張永明:我個人的微博盡可能以健康宣教為主,具有明確性、普遍意義的問題才給予解答,比如患者提問哮喘復發這種具有強烈指示的問題,就可以給予解答。因為每個患者的情況不一樣,對回答的理解不一樣,是不能對患者在網上進行問診的,而只是將網絡問診當作醫患問診互動的平臺。
?
醫患可利用碎片時間問答
?
Q很多大牌專家都很忙,我怎么知道回答問題的大夫的資質,怎么知道是這個大夫在回答問題,還是他的團隊、助手、研究生在回答問題呢?
?
盧杰:我們的問診平臺采用移動互聯網形式,這是類似移動微信的交流,并非實時交流,可以讓醫患雙方利用自己的碎片時間來進行問答。
張永明:我認為,常見疾病問題由專家的研究生、助理來回答是完全可以勝任的,另外,患者最終還是要去醫院進行排查。
?
Q網絡問診的形式有助于借助計算機來進行相關的流行病學調查么?
?
張永明:我認為網絡問診更多的是起到健康教育的作用。但是流行病學調查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學術形式。比如說李光偉大夫著名的“大慶研究”,是對大慶地區的三高人群長期隨訪超過10年,而網絡形式的調查往往是瞬時的,隨意性較大,能為流行病學調查提供參考,但不能當作流行病學調查。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