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百歲老人護耳有方 沒事常拽拽

【byb.cn】?(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張家口3月3日電(譚地 劉洋)3月3日是全國第十四個“愛耳日”,在河北張家口市一個社區舉辦的活動中,記者見到了一位百歲老人,她耳不聾眼不花,自稱護耳有方。
?
圖為社區工作人員正在和老人們溝通聽力情況。前排右一為97歲的馬馬素芳奶奶。 劉洋 攝
?
據本次活動的主辦人、陽光家園負責人范為華介紹,在她所接觸到的近百位老人中,大約70%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聽力障礙。她認為,當老人聽力下降,理解力跟著下降,導致語音表達力下降,語言功能衰退,這就逐步產生老年癡呆等一系列問題。所以關愛老年人聽力,是對老年人最切實際的幫助。
?
在現場,有一位老人引起了記者的注意。老人叫馬素芳,1916年出生,今年已經97歲。馬奶奶年齡雖長,但氣色不錯,聽力也不錯。
?
馬奶奶說,自己很注意身體鍛煉,也很重視耳朵的保護。她說,年齡大了,一定要避免聽吵鬧的聲音,放鞭炮或是汽車鳴笛都會對耳朵產生一定的刺激,自己盡量避免接觸。另外,老人們有事沒事總愛掏耳朵。實際上,老人耳朵易受傷害,稍不注意就會傷害到耳朵。
?
馬奶奶告訴記者,自己沒事就拽拽搓搓耳朵,活動耳部的血管,并定時檢查,所以耳朵聽力并沒有下降太厲害。
?
在愛心義診活動現場,某聽力康復中心的張豐大夫為到場的老人進行聽力測試。現年81歲的謝生老人身患糖尿病,聽力下降非常明顯。在做測試時,需要大聲喊叫才能聽清楚。謝生老人對記者說,自己喜歡聽評書,孩子買了MP3給他下載了很多評書,可是慢慢發現聽力越來越差。
?
張豐大夫解釋說,長時間帶耳機聽MP3,是導致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年輕人長期帶耳機聽東西也會傷害耳朵,對老年人則傷害更大。
?
張豐大夫說,隨著年紀的增長,人體的機能器官也逐步衰退,這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但可以通過平時的觀察和養護去延緩聽力受損的等級。保持心情愉悅、避免嘈雜噪音、飲食清淡、定期做耳部檢查等都是積極預防聽力下降的重要方法。
?
有調查顯示,全世界有輕度聽力損失者近6億,中度以上的聽力損失者2.5億。中國有聽力障礙殘疾人達2057萬,其中七歲以下聾幼兒可達80萬,每年還將新產生聾兒3萬余名,老年性耳聾人數也在不斷增加。2000年3月3日,全國愛耳日誕生,今年的主題是“健康聽力,幸福人生——關注老年人聽力健康”。
?
?
- [人物]虛擬養老 云端陪伴03-15
- [人物]許潤三:好心情勝過十劑良藥01-15
- [人物]老人測測血管年齡01-09
- [人物]于康:吃對食物不做軟胖子01-01
- [人物]陰虛 腎精就會往外跑09-23
- [人物]九旬老人每周堅持踢球06-13
- [人物]熱茶能讓身體更涼快09-25
- [人物]酸痛尋阿是09-13
- [事件]發生低血糖時首選食物是什么...04-22
- [事件]“小胖墩”為何越來越多04-22
- [事件]一天中容易長胖的四個時間點04-22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