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年增7.6萬失獨家庭影響200萬老人

年增7.6萬失獨家庭影響200萬老人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3-5-13 06:48

  【byb.cn】(來源:新聞晚報)據新華社新媒體專電“真希望這是個漫長的夢,只要趕快醒來,他還在我身邊。 ”這是56歲的安徽省合肥市市民李霞(化名)失去孩子后的第五個母親節,直到現在,她還無法接受兒子的離去。

 

  他們大多出生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最早響應計劃生育的一群人;他們卻經歷了“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楚與絕望,亟需心理和生活上的救助……

 

  “動手術連簽字的人都沒”

 

  李霞還清楚地記得2008年的夏天,剛工作不久的兒子下班前還跟她通電話,問她晚飯做沒做他喜歡吃的油燜大蝦。然而就在掛斷電話后的一個多小時后,她的兒子在一場交通意外中死亡。

 

  李霞夫妻的世界從此封閉了。她每年最怕過母親節,因為這不是屬于她的節日。在絕望的日子里,她甚至曾經嘗試過自殺。

 

  對于54歲的青海省的母親孫桂香來說,母親節——這個曾經帶著溫暖和愛的節日,如今也只剩下悲傷和對兒子無盡的思念。

 

  2008年,孫桂香的兒子小瀚大學畢業后,順利地考取了上海市崇明縣的公務員,工作僅一年,小瀚卻被確診為原發性小圓細菌腫瘤,2011年8月,因搶救無效,小瀚離開了人世。

 

  孫桂香說,小瀚從小就特別懂事且學習成績優異,高考時以青海省前100名的成績被上海財經大學錄取?!吧蠈W期間,他經常給我們寄些吃的、用的。每年母親節等節日,他都會短信祝福我。 ”孫桂香說,“而現在,我最怕的就是過節。 ”

 

  如今,孫桂香還完好地保留著孩子上學時用過的畫筆、圖書和學習用品,小瀚屋內的東西整齊地擺放著,每逢出差去上海,他們也會去為孩子結婚準備的新房收拾一番。

 

  現在,孫桂香和丈夫有個習慣,就是每天下班后,會按時登上孩子的QQ,每個月初也會給孩子手機充費。

 

  “在過節和想他的時候,我都會給孩子發個短信,告訴他媽媽想他了,讓他照顧好自己,可是我的孩子,你在哪里,你能看到媽媽的短信嗎?”說完,孫桂香趴在桌子上,泣不成聲。

 

  現在張銘江出差或外出時,都會將孩子的一部分骨灰裝在信封中隨身帶著?!拔液秃⒆蛹s定的很多旅程都沒辦法實現,我要讓他永遠和我們在一起。 ”張銘江說。

 

  三年前失去獨生女的 “念琴”(網名)今年48歲,在兩年前和丈夫辦理了離婚手續。 “他想再生個孩子,我卻無法生育了,”念琴說,“我也不怨他,他心里也苦啊。 ”

 

  念琴原來是一家國有企業的會計,早年下崗的她現在在打零工。 “沒辦法,日子還要過下去,但是現在的我不能生病,生病沒錢看不說,連動手術簽字的人都沒有。 ”念琴說。

 

  我國年增7.6萬個失獨家庭

 

  根據致公黨發布的調查報告,目前我國15歲至30歲的獨生子女總人數約1.9億,這一年齡段的年死亡率為萬分之四。我國每年新增 “失獨家庭”7.6萬個。至少有200萬老年人因無子女而面臨巨大的養老、醫療、心理等方面的困難。

 

  目前,僅青海省西寧市就有211戶登記備案的失獨家庭,但很多像孫桂香一樣的母親都不愿再去觸碰那個內心最脆弱的地方,那段曾經哭過無數回的悲傷往事。

 

  “在經歷了生活的磨難后,我們只想平淡地過個晚年,但至今,我們也沒有想好用怎樣的方式。 ”孫桂香說。

 

  “抱團取暖”是李霞和念琴采取的方式。在互聯網上進行搜索,會發現很多由失獨家庭構成的QQ群、論壇或網站?!皼]有經歷過中年喪子的人不能理解我們的痛。 ”念琴說。

 

  一家專業社工服務組織——合肥市愛鄰社會工作服務社在去年和今年分別與安徽省計生協會和安徽省社工協會簽訂項目協議,受委托對合肥市、安慶市下屬的其中七個區縣的700多戶失獨家庭進行幫扶。

 

  合肥市愛鄰社會工作服務社理事長周軍告訴記者,這些家庭被迫突然改變了自己的生活軌跡,其中很多人長期沉溺在痛苦中無法自拔,精神極其敏感脆弱。在其扶助的不少家庭中,由于作為聯系紐帶的孩子的離開,雙方離婚的案例很多。

 

  “還有很多家庭是孩子突然罹患重病去世,夫妻倆花光積蓄甚至債臺高筑,”周軍說,“還債竟然成為了他們的生存動力。 ”周軍認為,幫扶這些家庭,心理上幫助他們重新擁抱外界是第一位的,與此同時,也期待政府對失獨家庭社會保障機制的完善,對這些家庭領養條件的放寬等。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