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V養生堂向紅丁卸下甜蜜的枷鎖

【byb.cn 】2013年6月27日、28日,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糖尿病中心主任向紅丁做客北京衛視《養生堂》欄目,為您帶來精彩節目《卸下"甜蜜”的枷鎖》,共2集。敬請收看~
嘉賓簡介:
向紅丁
向紅丁,男,土家族,1944年4月14日生,湖南省古丈縣人。1968年畢業于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后于1981和1985年分別獲得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碩士和博士學位,1988赴美從事博士后研究。現任北京協和醫院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及北京協和醫院糖尿病中心主任。
醫療特長為內分泌專業,尤以糖尿病專業和男性生殖內分泌為專長,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臨床經驗。積極參加科研工作,曾獲衛生部科技成果獎3次。現主持國家863計劃、國家十五攻關課題、北京市科委重大項目、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重大課題,和北京協和醫院重大項目各1項,并任2001年衛生部《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調查》課題組副組長。近年來共發表論文60余篇,參與書籍撰寫20部,其中由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科普專著《糖尿病300個怎么辦》獲第三屆中國大學出版社協會雙效書獎和第四屆全國優秀科普傳品獎。
在糖尿病學術團體任職包括衛生部老年醫學領導小組專家委員會委員兼秘書,衛生部糖尿病防治專家咨詢委員會秘書,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糖尿病防治協會理事長,《中國糖尿病雜志》副總編輯。在九三學社中,任中央醫藥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委醫藥衛生委員會主任、九三學社醫科院基層委員會副主任,同時任第十二屆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特約監督員和第十屆東城區政協委員等職。
最近新書《健康靠自己》《糖尿病怎么吃》《糖尿病居家調養自療金典》,均由青島出版社出版。
向紅丁教授發現,糖尿病在遺傳上的新規律為:家族成員發病年齡逐代年輕,即祖父母一輩六七十歲發病,父母一輩四五十歲發病,子女一代二三十歲發病。這種現象包括中國在內,世界各國都有所體現。同時,母系親屬中若有糖尿病人群,遺傳傾向會更為明顯。但有遺傳史的人群因為提高了警惕,反而不易發病,無遺傳史的人群卻因掉以輕心易患糖尿病,又給新的家族帶來遺傳因素。因此防范糖尿病不再是老年人或者少數人的"專利”,任何人都可能患上糖尿病。如何遠離或者推遲這種風險?請收看北京協和醫院糖尿病中心主任向紅丁教授主講的《卸下"甜蜜”的枷鎖》。
向紅丁教授給出了一個公式:遺傳+肥胖=糖尿病。研究發現,肥胖人群大腦中控制食欲的中樞因為長期大量接受到攝食的信號而變得麻痹,對飽的感覺不敏感,才會越吃越愛吃。您可以用身高的零頭來對比體重的公斤數,比如 162厘米 的零頭是62,意味著體重超過62公斤即為肥胖。除了肥胖以外還有哪些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呢?請您對照下圖進行自測:
常說的"三多一少”并不能作為診斷糖尿病的首發癥狀,而往往是糖尿病進展到一定程度后才會出現的典型癥狀
。而且"三多一少”的順序也有講究,先因為高血糖而多尿;多尿后為補充水分出現多飲;而多食不是所有人都會出現;幾乎所有人都會有的是體重和體力的下降。真正的糖尿病首發癥狀包括什么呢?請對照下圖自測:
向紅丁教授針對近年來新的名詞"糖化血紅蛋白”表示:它是糖與血紅蛋白結合的產物,主要反映兩個月內血糖的變化情況。目前我國正在對測定方法進行統一和標準化,以便作為預測糖尿病和評估糖尿病人情況的指標。在這項方法未成熟之前,準確診斷糖尿病的方式是同時測餐前空腹血糖和餐后兩小時血糖,僅測一項無法作為依據,而且要抽取靜脈血而不是指血。














- [視頻-講座]養生堂王衛國保護人體生命樞...09-18
- [視頻-講座]這款美鼻神器真有那么神?05-24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溫建民繭子背后有隱...04-26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王霄智齒需要拔嗎04-10
- [視頻-講座]養生堂郭偉怕冷背后暗藏腦梗...02-07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王傳林致命的傷口狂...11-14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王傳林致命的傷口破...11-13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范學順便血就是痔瘡...10-31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