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V養生堂薛慶云告別嗑骨之痛

[視頻-講座] 作者 :lili 日期:2013-8-6 08:47
【分頁導航】
髖關節、腕部、肩關節、脊椎,是骨質疏松容易引發的四大骨折部位。薛慶云教授在歐洲訪問時,與當地的骨科醫生交流,發現他們會把髖部骨折稱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這是否說明髖部骨折后再也不會骨折了呢?當然不是。這句話的意思是:髖部骨折哪怕發生一次都足以致命,讓人再也沒有機會骨折。真的如此兇險嗎?請繼續關注衛生部北京醫院骨科主任薛慶云主講的《告別"嗑”骨之痛》。
專家對所謂的"全民補鈣”持否定態度,究竟什么樣的人群需要有意識地補鈣?您可以對照下圖自測。鈣質通過飲食攝入后,要在腸道內消化吸收到血液中,再通過血液在全身循環,最后沉積到骨骼上。專家提示,光盲目補鈣而不注意腸道的吸收功能,容易造成大便干燥;吸收到血液中而不能沉積到骨骼上,容易讓血液中鈣質過多,造成高鈣血癥,甚至給腎的代謝造成負擔,引起腎結石。
您會選擇哪種補鈣方式呢?專家提示,沒有骨質疏松的人群每日需要800毫克鈣,有骨質疏松風險的人群每日需要1000毫克,而確診骨質疏松的人群每日需要1200毫克。250毫升牛奶中約含300毫克鈣,如果您沒有明顯的骨質疏松,早晚一杯牛奶加上正常飲食,輔以適當日曬和運動,就能達到補鈣效果。如果您已經被確診為骨質疏松患者,除了飲食補鈣之外,還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維生素D和骨質疏松藥物。
針對市場上形形色色的鈣片,專家建議最好選擇碳酸鈣,而添加了檸檬酸和維生素C的鈣質因為是在酸性環境下,所以也較易吸收。維生素D的選擇也有講究,普通維生素D攝入人體后需要轉化才能利用,劑量上身體可以自動調節,因此相對安全。而活性維生素D無需轉化可以直接利用,劑量上身體無法調節,安全性有一定風險,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更多內容請收看本期節目。

BTV養生堂

主持人:劉婧

分析稱:50歲以上女性,髖部骨折死亡率與乳腺癌相同

嘉賓介紹健康骨骼與骨質疏松的對比

場外調查:目前購買鈣產品的人群很多

現場觀眾講述自己骨折的經歷

薛教授提示:可能有補鈣需求的人群

提示補鈣的三個環節

薛教授現場教大家如何選擇鈣產品

骨質疏松人群的運動的好處
分頁導航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視頻-講座]養生堂王衛國保護人體生命樞...09-18
- [視頻-講座]這款美鼻神器真有那么神?05-24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溫建民繭子背后有隱...04-26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王霄智齒需要拔嗎04-10
- [視頻-講座]養生堂郭偉怕冷背后暗藏腦梗...02-07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王傳林致命的傷口狂...11-14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王傳林致命的傷口破...11-13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范學順便血就是痔瘡...10-31
最新文章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