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堂路志正國醫大師養生訣全集

【byb.cn 】2013年8月5日-8月9日,國家級名老中醫路志正攜學術傳承人路京華、路潔做客北京衛視《養生堂》,為您帶來精彩節目《國醫大師的養生訣》,共5小集。節目內容,敬請收看~
嘉賓簡介:
國醫大師-路志正
路志正,男,(1923-)中醫世家主任醫師,全國政協委員,衛生部藥品評審委員會顧研究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名譽教授。精通中醫典籍,擅長中醫內科、針灸,對婦科、兒科等亦很有深造詣。擅長針藥并用,同時特別重視食療,圓機活法,因證而施。擅治神經性頭痛、三叉神經痛、癲癇、兒童多動癥、抽動-穢語綜合征、腦癱等疑難病,有自已的獨到見解和臨床經驗,療效頗佳。
曾先后到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日本等國進行學術交流,受到國內外人士的高度贊譽。幼繼家學,從伯父路益修學中醫,繼拜鹽山孟正已先生為師,長而在(1934年-1939年)河北中醫專科學校學習。1934年其伯父年創辦醫校,遂正式學醫,并拜師山西省鹽城名醫孟正已先生。1939年畢業后懸壺鄉里,1951-1952年7月在北京中醫進修學校學習。1952年8月,在國家衛生部醫政局醫政處中醫科工作。1954年11月,國家衛生部中醫司技術指導科工作。1973年他來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從事臨床工作,1981年參加廣安門醫院內科研究室的創辦工作,任室副主任,從事痹證的科研和醫療工作。1985年調內三科,從事胸痹的臨床研究。
主要著作:《中醫臨床資料匯編》、《中國針灸概要》、 《 中醫癥狀鑒別診斷學》、《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醫論醫話薈要》、《中國名老 中醫經驗集萃》、《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主編:《中醫內科急癥》、《路志正醫林集腋》、《痹病論詒學》等書。在《中醫雜志》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數十篇。
科研簡況及代表性成果:主編《中醫內科急癥》、《實用中醫風濕病學》,其中出版的《實用中醫風濕病學》榮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基礎研究三等獎,"路志正調理脾胃法治療胸痹心痛經驗的繼承整理研究”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基礎研究二等獎。曾參加組建和領導中國中醫藥學會心病專業委員會和中國中醫藥學會風濕病專業委員會工作。
研究方向: 他對眩暈、膽結石、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萎縮性胃炎、甲亢和甲狀腺瘤、白塞氏綜合征、干燥綜合征、胸痹、不寐、多寐,以及婦科經帶胎產、不孕等疑難病癥,均有自己的獨到見解,臨床療效顯著。他治療眩暈經驗的專家系統已應用于臨床。
他崇尚脾胃學說,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氣機升降的樞紐,人以胃氣為本,治病注重調理脾胃。調理脾胃,重在升降,顧其潤燥,升脾陽,降胃氣,勿動胃陰,勿傷脾陽。他辨證注重濕邪為患。認為濕邪傷人甚廣,其來源有天、地、人之不同。濕邪常在,北方亦多濕邪。濕邪傷人,最易困遏脾陽,而見濕困脾土。治濕之法,應注意通、化、滲三法。通即宣通三焦氣機,調理脾胃升降;化為注意濕邪的轉化,或溫而化之,或清而化之;滲是以淡滲或苦滲,引濕下行,治濕要利小便。他治療疑難病,往往從濕邪著眼,每取良效。溫熱邪毒為患者,在衛汗之,到氣清之,入營透熱清營,到血涼血散血。強調用藥輕靈活潑,注意氣血陰陽,動靜剛柔相配,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制方務求穩安,祛邪不避重猛之藥。如用益氣健脾法治療膽結石,用調理脾胃法治療胸痹,清熱導滯法治療久痢,以大頭瘟法治療頭部鋼水灼傷,針藥并用治急癥等,均反映了其學術思想和臨床特色。
他潛心于痹證,胸痹的臨床研究,"路志正調理脾胃法治療胸痹經驗的繼承整理研究”課題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成果二等獎。其參加的《中醫癥狀鑒別診斷學》、《中醫證候鑒別診斷學》課題分獲中醫研究院二等獎和三等獎。以他為副主任委員的中醫痹病委員會與遼寧本溪中藥三廠共同研制的痹病系列新藥:痹沖劑、寒濕痹沖劑、濕熱痹沖劑、瘀血痹沖劑均獲國家新藥證書。并曾于1992年主持召開了國際中醫心病學術會議。
1979年以來,培養研究生12名,1991年10月作為全國中醫師承制導師,培養中醫學術繼承人二名。
路志正學術傳承人-路京華
路京華,國醫大師路志正學術傳承人,路志正之子。
路志正學術傳承人-路潔
路潔,女,1958年生,主任中醫師。出身于中醫世家,國醫大師路志正教授學術繼承人。中醫診療:中醫內科、婦科、兒科,濕病、脾胃病、痹證。現任北京路志正中醫藥研究院院長,北京三芝堂診所主任。師從六位國醫大師,跟隨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學習"五行臟腑理論”辯證;國醫大師顏德馨教授學習"氣血學說理論”治療疑難病癥;國醫大師周仲英教授學習"瘀熱”理論;國醫大師朱良春教授學習"痹證”理論;國醫大師張琪教授學習腎病中醫理論;國醫大師路志正教授學習"濕病”理論。擅長治療中醫內科、婦科、兒科常見病、疑難病:風濕、類風濕、關節炎、干燥綜合癥、慢性疲勞綜合癥,血壓高、糖尿病、眩暈、呃逆、胃炎、腹瀉、便秘、皮膚濕疹、外感咳嗽、產后調理等。現任北京路志正中醫藥研究院院長,北京三芝堂診所主任,路主任每周一、五、日全天在北京三芝堂門診(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后廣平胡同38號國英大廈2層)。[1]多次受邀參加電視養生節目錄制,參與編寫《中醫濕病證治學》、《中醫內科急癥》、《路志正醫林集腋》、《痹病論治學》著作,著有《路氏四季養生經》、《無病到天年》中醫養生著作。
您見過92歲還上班的人嗎?國醫大師路志正就是這樣,他可以稱得上是北京城里最老的"上班族”。不光路老長壽,路老的夫人今年也已96歲高齡。
長壽,是每個人的夢想。據路老介紹,要想長壽要從脾胃入手。行醫70多年的路老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保養脾胃的養生方法和長壽秘籍呢?敬請收看國醫大師路志正主講的《國醫大師的養生訣》。
調理脾胃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從飲食入手,比如飯前喝湯、細嚼慢咽等等。路老多年來一直有一個飲食的習慣,就是每天必吃三顆棗(飯后)。大棗既健脾又養血,所以對于中老年人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路老吃的棗,要經過三蒸的處理,這樣可以讓棗更加綿軟,藥效好,更適合老年人。
路老行醫70多年,總結出了調理脾胃十八字訣,囊括了脾胃的全部真諦。脾胃是后天之本,只有脾胃強,水谷精微攝入充足、運化正常,才能長壽。所以養生、治病都要先從脾胃入手。脾胃虛弱有如下癥狀。
在路老的養生經中,有一句話:飯后三顆棗,山藥不可少。除了吃蒸棗以外,路老的飲食當中山藥是離不了的。眾所周知,山藥可以健脾益氣,適合脾胃虛弱或肺氣虛、腰膝酸軟的人食用。山藥的吃法多種多樣,路老建議山藥可以熬粥、干蒸或炒著吃。更多內容請收看本期節目。














- [視頻-講座]養生堂王衛國保護人體生命樞...09-18
- [視頻-講座]這款美鼻神器真有那么神?05-24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溫建民繭子背后有隱...04-26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王霄智齒需要拔嗎04-10
- [視頻-講座]養生堂郭偉怕冷背后暗藏腦梗...02-07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王傳林致命的傷口狂...11-14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王傳林致命的傷口破...11-13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范學順便血就是痔瘡...10-31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