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V養生堂陳嘉林勿用酸堿論體質

【byb.cn 】2013年10月9日、10日,北京協和醫院普通內科主任醫師陳嘉林做客北京衛視《養生堂》欄目,為您帶來精彩節目《勿以酸堿論體質》,共2小集。敬請收看~
嘉賓簡介:
陳嘉林
陳嘉林,男,47歲,醫學博士, 副主任醫師。專業:普通內科學、血液學。1985年7月畢業于白求恩醫科大學,獲醫學學士學位,1994年7月畢業于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1994年7月至今,北京協和醫院歷任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2000年~2002年任北京協和醫院輸血科主任、北京協和醫院血液科副主任醫師,2002年~至今任北京協和醫院普通內科副主任醫師。 現任《中國輸血雜志》、《中國全科醫學雜志》編委。
專業特長:
各種血液系統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特別是貧血性疾病的診治;以多系統受損為表現的內科疑難病的診治,如嗜酸細胞增多癥、POMES等;內科常見病的診斷和治療。
專家觀點:
疾病的發生往往是以人體的某一器官或某一部位為突出表現,驅使患者來就醫。因此,也就按照人體的解剖結構或系統人為的將病人劃分到各種專科如心臟科、呼吸科、內分泌科等去就診。當然由于科學的發展,已經細化到分子的結構,專科的治療已經表現出極大的優勢,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我總以為人體是一個整體結構,在這樣一個完美的結構體上,"上帝”賦予了"靈魂”——即人的思想和情感,任何一個專科的醫生,當你的專業技術越來越精細的時候,請更要注意疾病的整體情況,把握"人”這一完整的概念,使得我們醫療行為取得利益最大化,讓病人最大獲益,這就是所謂"醫學是科學的,也是藝術的”。[1]
人究竟有沒有酸堿體質?長期吃堿性食物、喝堿性水究竟能不能起到防癌的作用?人體血液的酸堿度究竟意味著什么?10月9日17:25,北京衛視《養生堂》特邀北京協和醫院普通內科主任醫師陳嘉林,為您講述《勿以酸堿論體質》,敬請收看!
陳主任認為:"人體并沒有所謂的酸堿體質,內臟器官因其功能和生理需求不同,PH值也各不相同。長期吃堿性食物、喝堿性水并不適用于所有人,也不能起到防癌的決定性作用,人體真正的內環境是靠調節酸堿度的血液維持平衡。陳主任還說,人體只有在血液達到酸堿平衡的狀態下,血液所攜帶的養料和氧氣才能更好地提供給重要臟器。
專家提示:蔬菜、水果類普遍屬于堿性食物,而肉類的食物普遍屬于酸性食物。但長期吃堿性食物、喝堿性水不適用于所有人,也不能起到防癌的決定性作用。
專家提示:人體內臟器官因功能和生理需求各不相同,其酸堿度也各不相同。口腔的PH值接近于中性,胃由于需要分解消化食物而偏酸,胃底部由于食物大量沉積需要充分消化而達到強酸水平,小腸相較于胃部雖然偏堿,但實際上小腸的PH值依然屬酸性。
專家認為:動脈血從心臟出來,攜帶氧氣和養料,輸送到身體各個器官。血液一旦出現酸堿失衡,就不能給重要臟器提供氧氣和養料,會造成臟器出現功能衰竭,最終導致人體死亡。適應癥、禁忌、注意事項等請收看本期節目。














- [視頻-講座]養生堂王衛國保護人體生命樞...09-18
- [視頻-講座]這款美鼻神器真有那么神?05-24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溫建民繭子背后有隱...04-26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王霄智齒需要拔嗎04-10
- [視頻-講座]養生堂郭偉怕冷背后暗藏腦梗...02-07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王傳林致命的傷口狂...11-14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王傳林致命的傷口破...11-13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范學順便血就是痔瘡...10-31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